臉書 (Facebook)爆出「劍橋分析」醜聞後不但引發個資保護的疑慮,如今更有高額罰款找上門。英國主管機關「資訊專員辦公室」(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ICO)10日依據英國《數據保護法》(Data Protection Act),認定臉個資把關失利,且未透明化用戶個資遭第三方利用的情形,判定兩處違規,將祭出最高上限的50萬英鎊罰款(約新台幣2030萬元)。
ICO並給予臉書回應的機會,表示會在收到回應後再「做出最後決定」。
《衛報》(The Guardian)引述ICO主任戴納姆(Elizabeth Denham)表示:「臉書未能證明該公司提供《數據保護法》所規範的保護措施。罰款和追訴能懲罰不肖業者,但我的真正目的是帶來改變,並重建大眾對於民主制度的信任。」
Findings, recommendations and actions from ICO investigation into data analytics in political campaigns
— ICO (@ICOnews) 2018年7月10日
https://t.co/Xsb1wFjHAn pic.twitter.com/TZyptWr7iZ
但罰款金額對臉書可能不痛不癢。在2018年的第一季中,臉書約每5分半鐘就可以賺進罰款所要的50萬英鎊。ICO表示,受限於案發時間,ICO無法依據在5月25日上路的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對臉書開罰。
GDPR將最高罰款的上限訂為公司全球營業額的4%,對臉書而言是190億美元(約新台幣5818億元),本次開罰則是依據英國1998年版的《數據保護法》。
Facebook fined for data breaches in Cambridge Analytica scandal https://t.co/cvGISxe9K4
— Guardian US (@GuardianUS) 2018年7月11日
戴納姆11日受BBC廣播第4台(BBC Radio 4)「今日秀」(Today)訪問時表示,「劍橋分析」一案是嚴重的違規,在新的體系建立後,相關罰款將更高。
被問到往後是否可能出現數百萬英鎊的罰單,戴納姆認為「可能」,但她同時強調罰款不是唯一的重點,當消費者都希望自己的資料是安全的,公司的聲譽就成了關鍵。
「在2014-15年間,臉書讓一款APP搜括8700萬用戶的個資供『劍橋分析』利用,影響大選與公投」,戴納姆受訪時說。不過,ICO其後發布聲明表示他們已知「劍橋分析」對美國大選的操作,但下一個階段將探究其是否涉及影響英國脫歐公投。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 Elizabeth Denham is speaking on @BBCr4today
— ICO (@ICOnews) 2018年7月11日
at 7.15am following the release of the ICO’s detailed update of its investigation into the use of data analytics in political campaigns: https://t.co/Xsb1wFBirV #earlybiz pic.twitter.com/ukL8BfkUMQ
據《衛報》,臉書隱私長伊根(Erin Egan)對ICO公告的初步評論表示:「本公司的確應在2015年間付出更多行動,並調查與『劍橋分析』有關的情事。本公司已和ICO密切合作,協助其調查『劍橋分析』,亦和美國與其他國家的主管機關保持同樣的合作。本公司將在檢閱報告後,盡快對ICO作出回應。」
戴納姆曾稱本案是「ICO有史以來從事過最重要的調查」,ICO也已對在下議院擁有議員席次(以2017年3月起算)的11個政黨寄出了警告信,敦促他們同意個資保護審查,此外更對「劍橋分析」的母公司「SCL Elections」因違反ICO的通知事項,調查刑事責任。
醜聞爆發後,「SCL Elections」已在5月宣布破產並受託管,ICO正在研商是否能繼續追訴該公司的高層。
戴納姆表示,透過用戶網上行為提供廣到的行為定向(behavioural targeting)機制已在業界行之有年,但很少消費者意識到可能被精準鎖定,以便動搖用戶在選舉或公投的立場。戴納姆說,如今是用戶挺身要求權益,以維護民主制度運作的時刻。
事實上不只英國,臉書也在美國遭多個單位調查。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美國法務部、聯邦調查局都分別展開針對臉書「劍橋分析」醜聞的相關調查。
此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也對臉書的相關說明開始調查,同時,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正在調查臉書是否違反雙方的隱私協議
Facebook was hit with a maximum possible fine in Britain after a government agency concluded its lax policies allowed Cambridge Analytica to harvest information on millions of people without their consenthttps://t.co/YKTJ3tIQ8Q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2018年7月11日
除了臉書外,ICO一併發現有某些政治團體正利用軟體預測選民的種族,或從可疑的來源取得資料。在調查的過程中,ICO也對「Lifecycle Marketing (Mother & Baby) Limited」發出了通知,以採取規範性行動。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該公司和旗下網站「Emma’s Diary」以提供健康資訊與贈品給準媽媽與新手媽媽為業,如今則因為將資料賣給工黨的過程疑似涉及不法,面臨14萬英鎊(約新台幣567萬元)的罰款。
ICO表示,「Lifecycle Marketing」曾在未揭露的情況下,販售資料供工黨在2017年英國大選競選所用。依據法規,政黨可以向企業購買個資用於競選,但必須取得適當同意。
Emma's Diary faces fine for selling new mums' data to Labour https://t.co/QKheiVeRp8
— BBC News (UK) (@BBCNews) 2018年7月11日
該公司發言人對此喊冤,表示公司在先前並未獲得回應的機會,「因此,ICO調查中的細節,包括媒體所報導的內容,都有著重大的事實錯誤,我們相信這將得到更正。」然而,發言人婉拒說明所謂「錯誤」為何。工黨則表示,將重新檢閱「從第三方取得資料的方式」。
ICO副主任伍德(Steve Wood)表示,政黨取得個資的過程是調查的重點,「『Emma’s Diary』的案情是初步調查成果之一。
我們發現『Emma’s Diary』蒐集資料的方式,特別是牽涉提供醫院中的媽媽資訊的過程,有重大的問題。」伍德說,ICO尤其關注企業是否違反《數據保護法》中規定對透明化、用戶同意的規定。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