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高榮譽之一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s)將於1日陸續公布本屆得獎名單。
根據《美聯社》(AP)報導指出,經過2017年負責遴選文學獎的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鬧出性侵醜聞,以及#MeToo風潮襲捲全世界後,諾貝爾獎歷屆得主性別嚴重失衡的議題,也將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Nobel Prize panel faces questions about why so few women have won; critics suggest gender bias in the nomination process https://t.co/ZM9QS1NweS
— AP Europe (@AP_Europe) 2018年9月30日
從1901年開始頒發首屆諾貝爾獎開始,共892名得主榮獲桂冠,但百年來卻僅有48名女性得獎人。其中,30名女性得獎者皆集中於文學與和平獎;後來新增的經濟學獎僅1名女性得主。
就以物理學獎來說,令性別平權者不滿的是,美國物理聯合會(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統計資料中顯示,物理學界全職教授僅10%是女性,但真正讓女性得主如此「稀缺」之因,則是學術成就或遴選機制的把關經常是掌握在少數男性教授之手。
舉例而言,物理學獎最著名的夫妻得主,莫過於居禮夫人(Marie Curie)和其夫婿皮耶(Pierre Curie)。當皮耶在1903年獲得諾貝爾獎殊榮曾公開對評審要求,除非讓他最有力的夥伴、同時也是他的妻子瑪莉亞共享此獎項, 否則他將拒絕領獎。此舉也讓居禮夫人成為首名諾貝爾獎女性得主,卻也是物理學獎至今唯一的女性得獎者。
然而在居禮夫婦獲獎70年之後,另一位最接近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正是1974年得主、英國劍橋大學(Churchill College,Cambridge)物理學教授休伊什(Antony Hewish)的學生伯奈爾(Jocelyn Bell Burnell),身為共同發現第一顆脈衝星(pulsars)的科學家,卻並未與其他學者一同列名為得獎者,一度遭到學界多人抨擊,迫使瑞典科學院在頒獎新聞稿內特別提及伯奈爾女士的貢獻。
從1901年起,每年10月由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遴選公布,用以表彰在物理學最傑出的科學家。
物理獎亦是諾貝爾(Alfred Nobel)本人於1895年留下的遺囑中設立的5個獎項之一。獲獎者除將親赴瑞典領獎,亦可獲得國際諾貝爾獎基金會(International Nobel Foundation)頒發的高額獎金,2017年獎金已調漲至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347萬6000元)。
We'll be finding out who will be singing their name alongside our previous Nobel Laureates when the 2018 Nobel Prizes are announced on 1-8 October.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 2018年9月30日
Join us to discover who this year's laureates will be! pic.twitter.com/82U7WVpOZW
諾貝爾獎基金會副主席戈蘭漢森(Goran Hansson)表示,「盼能有更多優秀女性被提名,已提醒評審團們別忽略了,眾多能力出眾的女性和不同種族的候選人。我們希望2019的諾貝爾獎能有大幅度的變革。」
最新消息指出,諾貝爾獎官方已宣布文學獎因阿爾諾(Jean-Claude Arnault)性侵案醜聞,2018年確定不會頒發。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