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諾貝爾獎】對「免疫療法」有重大貢獻 美日兩學者共獲生醫獎

國際中心    2018年10月01日 17:41:00
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為艾利森與本庶佑。(照片:諾貝爾官網,製圖:李明維)

201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得主1日揭曉,由美國學者艾利森(James P. Allison)跟日本學者本庶佑(Tasuku Honjo)共同獲獎。

 

艾利森與本庶佑2人分別發現T細胞表面的2種「抑制性受體」CTLA-4及PD-1,促使免疫阻斷劑誕生,為癌症治療帶來全新的策略。

 

 

 

 

艾利森與本庶佑2人也皆為第一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

 

 

研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由於癌細胞具備「免疫逃避」的機制,可和T細胞的抑制性受體作用,抑制T細胞抵抗腫瘤的效用。

 

根據唐獎網站,現任職於美國德州大學的艾利森1995年發現CTLA-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是T細胞的抑制性受體,證明CTLA-4的抗體可以阻斷T細胞抑制性訊息,達成活化T細胞殺死癌細胞的活性。

 

艾利森帶領團隊製造出能阻斷CTLA-4活性的抗體,並且於1996年以動物實驗證明該抗體可以排除小鼠體內數種腫瘤。之後經過多年的試驗,研發出來的藥物2011年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為抗癌帶來突破性進展。

 

本庶佑(左)與艾利森(右)也皆為第一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合成畫面/圖片取自京都大學、德州大學)

 

 

「癌症將成慢性疾病」

 

唐獎網站指出,目前為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1992年發現PD-1,其研究團隊隨後證明PD-1是T細胞上的抑制受體,後來諸多實驗室也證實,此蛋白質在腫瘤逃避機制上扮演關鍵角色。

 

這個發現引起眾多研究單位的興趣,競相發展此受體的阻斷劑。目前數種抗PD-1的抗體也已獲美國FDA核准為治療癌症的試驗用新藥。

 

本庶佑6月4日在南韓首爾舉辦的國際生化與分子生物學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IUBMB)第24屆代表大會上表示,癌症腫瘤並不會完全消失,但在免疫療法控制下,「癌症將成為慢性疾病」,而不再是絕症。

 

(圖片取自唐獎網站)

 

由於負責遴選文學獎的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鬧出性侵醜聞,2018諾貝爾獎獨缺文學獎,僅公布生醫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及經濟學獎。

 

以下是其他獎項頒發日期與時間(均為台灣時間):

10月2日 17:45 物理學獎

10月3日 17:45 化學獎

10月5日 17:00 和平獎

10月8日 17:45 經濟學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