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人情,孰輕孰重?
愛爾蘭司法部命令,驅逐一名非法入境愛爾蘭長達12年的中國婦女及其在愛國出生,但無國籍身份的9歲男童埃瑞克(Eric Zhi),但遭到男童校方及民間大力抨擊,認為男童已經是愛爾蘭人不應被驅逐,校方更發起聯署獲得5萬多人支持,衛生部長隨後更要求司法部撤銷遣返命令。
他的母親許美美(Xu mei mei ,音譯)2006年從中國非法入境愛爾蘭,2009年在首都都柏林生下埃瑞克,並住在都柏林近郊威克洛。2015年愛爾蘭當局對她發出驅逐令,她隨後多次上訴,但最後一次上訴在6月被駁回,將面臨遣返回中國。
埃瑞克就讀的小學校長蒂爾尼(Maeve Tierney)表示,埃瑞克在學校很受同學歡迎,是一個很能幹的小孩,但由於埃瑞克得悉可能要離開愛爾蘭,大受壓力下而患上胃潰瘍,形容當局遣返他是一次「非常錯誤」的行為。
蒂爾尼又認為他的母親是非法入境,但希望政府以「人道理由」作考慮,「請部長自行決定,這是關於人道權利,男孩是無辜的受害者。」有家長知悉消息後更感到驚奇,認為當局不近人情。校方其後發起聯署,向當局施加壓力。
Bray school calls for halt in deportation of nine-year-old boy https://t.co/9uymAKOhMw
— TheJournal.ie (@thejournal_ie) 2018年10月17日
學校發起的聯署網站中寫出,埃瑞克沒有愛爾蘭公民身份,又稱若他被逼前往中國,因他不是中國公民而會失去教育及醫療的權利,指這個是人道問題,要求網民作出聯署,截至30日止已有近5萬4000人聯署。校方其後回應對人們的熱烈反應感到驚訝。
而愛爾蘭共和黨(Fianna Fáil)衛生部發言人唐納利(Stephen Donnelly)表示「實在無法接受這個出生而今住在威克洛的9歲男孩,會被驅逐到中國。」唐納利又稱男孩在這裡長大又不會說中文,「他就是愛爾蘭人,愛爾蘭就是他的家。」
愛爾蘭衛生部長哈里斯(Simon Harris)表示,已向司法部提出交涉,要求禁止當局將男孩遣返到中國。但面對遣返問題成全國爭議,當事人許美美一直沉默低調,並委託都柏林愛爾蘭移民權利中心作代表。而司法部則表示不會對個別個案作出評論。
事件成為愛爾蘭人茶餘飯後話題,不少網民支持小朋友留下,但部分網民更扯到將遣返男童等同將他送往中國集中營。有已入籍愛爾蘭的中國移民批評,該母親是在說謊,「我是中國人,中國父母在海外生的小孩是具有中國公民身份,我完全同意稚子無辜,然而他的母親試圖利用他來成為愛爾蘭人是可恥的行為。」
該網民又指,不明白愛爾蘭為何那麼歡迎非法移民,又指出縱使非法移民無法在愛爾蘭工作,但因兒子的關係,可以取得每年超過1500歐元(約5萬3千元新台幣)兒童津貼及小孩讀書的機會。這樣對合法移民的外國人帶來不公平。
由於中國一直以血統主義以訂明是否享有國籍資格,根據《中國國籍法》第5條顯示,若父母雙方為中國公民,但該名人士出生在外國,則具有中國國籍,由於他的母親從頭到尾都沒有愛爾蘭國籍,若以法律條文則可推論他或擁有中國國籍,並非所說返回中國後,會變成「無證」兒童,而淪為「人球」。
愛爾蘭曾經是歐盟國家中,唯一一個在本地出生後會自動獲得公民身份的國家,1999年在愛爾蘭出生非本國籍父母的嬰兒僅2%。然而到2003年,將大幅上升到20%。
2004年時任總理埃亨 (Bertie Ahern)認為制度已被濫用,隨後更發動公投,最後79%愛爾蘭人支持終止非愛爾蘭人新生兒自動獲取公民權利。政府隨後修法,自2005年1月1日之後出生且父母為外國公民身份的嬰兒,不再自動獲得愛爾蘭的公民身份。
當時的結果得到都柏林多間婦產醫院支持,認為很多非歐盟籍的婦女在臨盤在即,甚至穿羊水後才來到醫院大門,且沒有任何的醫療紀錄,對愛爾蘭醫療系統構成壓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