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中國「千人計畫」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暫停訪問學者計畫

林思怡    2018年11月06日 11:21:00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為配合調查,暫停訪問學者計畫。(圖片取自影片)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10月底流出一封信件,指稱因生物醫學及知識產權面臨威脅,將暫停訪問學者計畫,惟事後校方否認該封「內部電郵」內容。

 

不過《南華早報》5日報導指,該醫學院確定已暫停訪問學者計畫,配合調查在美科學家是否將研究結果外流給其他國家政府。有研究者認為此項暫停措施不免影響國外科學家與醫學院的合作,不過此措施旨在針對中國的「千人計畫」。

 

 

盯上中國「千人計畫」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一位分析家4月就提到,中國的千人計畫讓「美國科技、智慧財產權與專業技術以合法與非法方式移轉到中國」。

 

中國千人計畫從2008年開始,以優渥的補助費人民幣100萬元(約新台幣450萬元)和其他社會福利政策為餌,招攬海外各地人才。至今已吸引7000多名學者或技術人才回到中國,當中許多都從美國回流。

 

這些回到中國的學者許多都仍保有當初海外工作的職位,同時擔任中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自然科學基金等計畫負責人。

 

一位在美華裔的張姓生物研究員告訴《南華早報》:「如果暫停措施持續一年,最多可能影響1000名科學家,多數都是中國人。」

 

先前否認外流郵件

 

外傳的電郵。(圖片取自網路)

 

「考慮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擔心(美國的)生物醫學受到威脅以及智慧財產權損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將暫時中止訪問學者計畫,即刻生效。」

 

10月底一封寄給該醫學院神經部職員的電郵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防欺詐小組發現有學者涉嫌捏造基金記錄。「因此直到NIH認為允許外國人士參與國家贊助研究計畫安全可行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不會接納任何訪問學者(已在校的訪問學者除外)。」

 

對此,當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言人表示,針對NIH院長柯林斯(Francis Collins)8月發布的「保護美國生物醫學研究」聲明,醫學院近期已提醒教職參考,遵守有NIH資助和外國成員參與的NIH研究活動政策。

 

NIH院長柯林斯(Francis Collins)8月20日致信全美約1萬家研究機構,要求研究機構調查內部外國人士是否外洩資料給其他政府。NIH向《南華早報》表示,「柯林斯院長寄給大學的聲明與信件中所談到的致力目標,是為了有效根除我們體系遭到利用的情況。」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ASPI)10月30日發表《採花釀蜜》(Picking Flowers, Making Honey)報告,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過去10年來將2500多名軍事科學家送至技術先進國家的大學,以學生或訪問學者身分學習、合作,以便協助增強解放軍的軍事實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