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傳統的空軍,海軍飛行員所面對的壓力和危險性,恐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尤其是駐紮於航空母艦上的戰機,雖有彈射裝置、繩索等設備輔助,要想讓高速飛行的戰機在茫茫大海中安全降落甲板、或是從比陸地跑道稍短的甲板起飛,都讓這份外表帥氣的飛行員工作,暗藏著諸多危險之處。
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報導,12日中午正進行例行訓練、美國海軍(US Navy)核動力航空母艦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卻傳出,一架隸屬於艦載第五中隊、F/A-18「大黃蜂」戰機(F/A-18 Hornet)疑似因為機械故障,墜毀於沖繩外海300公里處。
Warplane from aircraft carrier USS Ronald Reagan crashes into the sea northeast of the Philippines; two aviators rescued safely. https://t.co/HpObWFKxXI pic.twitter.com/iaToRNfPIk
— ABC News (@ABC) 2018年11月12日
U.S. Navy Aircraft Crashes in Philippine Sea
— 7th Fleet (@US7thFleet) 2018年11月12日
A F/A-18 from Carrier Air Wing (CVW) 5 experienced a mechanical issue resulting in the crew ejecting. The crew was immediately and safely recovered by USS Ronald Reagan (CVN 76).
For full story click here: https://t.co/uNrOwjLKWp pic.twitter.com/bOy2quSdFU
而機上兩名飛行員,美軍第七艦隊(U.S. 7th Fleet)稍早證實,兩人均成功彈跳逃生成功,已派直升機前往救援,目前並無生命危險。
現役的F/A-18「大黃蜂」戰機,是美軍在1970年代由已併入波音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 Douglas)研發製造,屬於多功能用途的航空母艦艦載機。成功大舉外銷的F-18戰機,如今已有6種衍生機型,是美國海軍與多國軍方現役的主力戰機。
大黃蜂擁有單/雙座兩種規格,其中升級的E/F型、又被稱為「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也是美軍航母主力艦載機之一。機身長約17公尺、巡航最高速度可達1.8馬赫,最大飛行距離為3330公里。
武器裝備包含一門M61火神式六管旋轉機砲,共有9個掛彈點,可掛載最多6215公斤的各式飛彈、炸彈、副油箱和莢艙。
事實上,這是雷根號航母打擊群近一個月來第二起軍機墜毀。
10月19日、同樣在菲律賓海(Philippine Sea)進行訓練期間,一架MH-60海鷹直升機(MH-60 Seahawk)在起飛後不久,疑似機械故障等原因墜毀於航母甲板,周圍十餘名值勤官兵受傷,同時造成至少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183萬元)的損失。
對於本次墜毀事故,除聲明稿上提到「機械因素」外,美國海軍並未透露更多消息,和10月份直升機墜毀事件一樣,全案已由海軍進行內部深入調查,目前看起來並不會影響航母的日常作業和訓練。
日本防衛大臣岩屋毅(Takeshi Iwaya)表示,「此類事故發生很不應該,倘若今天發生在人口密集區,恐會造成嚴重的動盪。」
岩屋毅更向記者透露,他已向駐日美軍呼籲,希望美軍能確保飛行安全,保障駐在地日本民眾的生命安全。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