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人民網》刊登了一篇題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指稱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佈一對透過基因編輯(Gene Editing)工程的雙胞胎已於中國健康誕生。
根據賀建奎的說法,這對名喚「露露」和「娜娜」的雙胞胎在胚胎時期修改了「CCR5基因」,研究指出若CCR5基因產生突變,人體便能對HIV病毒免疫,根據賀建奎的介紹,「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病毒感染大門」。
賀建奎特地選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Second International Summit on Human Genome Editing)」於香港大學召開前1天宣佈,證明中國疾病預防領域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的歷史性突破。
但是,賀建奎於2018年2月1日在任教的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遭到停薪留職,所有相關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研究均於校外進行一事,亦已違反學術倫理與規範,在「基改雙胞胎」突破科學成就之外,仍有諸多倫理審核尚待釐清。
#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11月27日在香港大學召開。
— 通說 (@Tong_Shuo) 2018年11月27日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此前宣稱將參加峰會的深圳科學家賀建奎並未出席開幕禮。
攝影:張煒 pic.twitter.com/AzBKCKrbCN
據悉,賀建奎先從所申請的實驗起始日期為2017年3月,2019年3月截止,中國《網易》從《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中得知,這項研究擬採用「CRISPR-Cas9技術」對胚胎進行編輯,透過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和孕期全方位檢測來獲得「具CCR5基因編輯的個體」,並使嬰兒從植入母親子宮前就獲得了對抗霍亂、天花或愛滋病的免疫力。
這項操作預期編輯基因的兩個副本,但雙胞胎中僅一個改變預期基因的兩個副本,另一個改變其中一個副本而已,因此後者仍可能感染HIV病毒。
不過部分相關研究表明,一旦基因經過編輯,健康狀況可能會有所影響。
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基因編輯學者穆蘇努魯(Kiran Musunuru)博士指稱,對基改的新生兒來說,在預防HIV病毒方面幾乎沒有任何收穫,但卻讓他面臨未知的安全風險。
中國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林琦受訪時指出,賀建奎對於健康胚胎進行CCR5編輯是不理智、不倫理的。目前尚未發現中國人的CCR5基因可以完全變異(產生缺失),況且,CCR5基因對人體免疫細胞的功能極為重要,「CCR5基因的編輯在無法保證100%不出錯前,是不可以施用於人體的,受HIV感染父親和健康的母親,依然可以生個健康的孩子,根本無需進行CCR5( 基因)編輯。」
另外,假若感染HIV病毒的母親在懷孕期間進行藥物治療,同時沒有進行母乳餵養,很大程度上仍可以控制母嬰傳播,既然現存這個方式有辦法阻斷愛滋病的傳染,對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是需要考慮的,這不僅涉及倫理問題,也牽涉後續基因變異帶來的嚴重後果。
根據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官網,賀建奎2006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學學士學位,4年後獲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2011年於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從事博士後研究。
賀建奎同時也是7家公司的股東,還擔任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法定代表人。
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上,賀建奎的研究團隊已註冊了這個關於人類胚胎HIV免疫基因CCR5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的研究專案。
負責賀建奎對外發言的媒體負責人陳遠林對中國《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賀建奎目前不接受媒體採訪,過幾天後才統一回應。
25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宣布,一對名爲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于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于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曆史性突破 pic.twitter.com/DeQrhUu6Xp
— 萬象Chatter新聞台 (@VientianChatter) 2018年11月26日
根據賀建奎的資料,這個基因編輯實驗在中國深圳的「和美婦兒科醫院」中進行,創始人為林玉明,登記的資本額為4000萬元。
林玉明是和美醫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屬於「莆田系」第二代,相關企業共23家,目前和美醫療在包括北京、深圳、廣州、重慶等城市成立14家醫院。
中國《第一財經》記者去電和美醫院時,對方否認參與這項實驗,更表示沒進行倫理審查。
中國《第一財經》查核《(實驗)申請書》發現,共7人簽字背書,日期為2017年3月7日,其中一人26日下午受訪時表示對於此事「不知情」。
「醫院的倫理委員會是2017年5月8日成立,我是其中的一名委員,但是這個《申請書》涉及的會議我沒參加,也沒有簽字,更不知道試管嬰兒跟我們這個科室有什麼關係。」
僅管《申請書》上的簽字日期是2017年3月7日,但這位受訪的委員卻指稱他在當年5月8日才成為倫理委員會成員。
另外,《第一財經》根據追查後發現,簽名的7人中至少有4名與深圳和美醫院的醫生同名,另3名的簽字無法辨認。
賀建奎26日宣布消息後,南方科技大學當天晚間即發佈聲明,指稱這項研究工作是賀建奎「在校外開展」,並未向學校和所屬生物系報告,校方、生物系對此均不知情。
聲明中還稱,對於賀建奎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研究,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已嚴重違背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南方科技大學嚴格要求科學研究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尊重和遵守國際學術倫理、學術規範。
中國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於26日啟動對賀建奎基因編輯研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同時對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查核,相關調查結果屆時將對外公佈。
深圳市衛計委官方微信公眾號也回應,根據法規,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日起3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關備案,但經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並未按要求備案。
26日晚間,已有中國百餘名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批評所謂「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賀建奎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以「瘋狂」來形容,他們堅決反對對於現階段未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逕行嘗試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並予以強烈譴責!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