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 & Poor)29日發出預警,貿易戰背景下中國經濟存在出現信貸快速擴張的風險。另有中國財經官員表示,中國2019年可能發生金融危機。中國人民大學日前在北京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居民財富基本上被房地產掏空,廣大中產階級和中下收入階層被房地產套牢。
標準普爾表示,如果中國決策者重回靠快速信貸成長保護經濟免受美中貿易戰衝擊的路線,那麼中國主權評級可能面臨壓力。
標普全球亞太區主權評級資深董事陳錦榮表示,中美貿易戰有關商品關稅和市場准入的爭端持續時間越長,中國決策者就越有可能想放鬆貸款限制。他說:「這個狀況持續越久,中國政府就越有可能對去槓桿來個180度轉彎,從而出現令我們更擔心中國評級的狀況。」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報告分析,2015年前被房地產套牢的基本上是中、高收入階層,新一輪的房市去庫存,特別是貨幣化以及鼓勵農民工購房,實際上將儲蓄存款相對薄弱階層的可利用資金基本上全部投入到房地產市場。
消費的核心支撐力不是高收入階層,是中等及中下收入階層。但是中下收入階層可支配消費性資金支撐力已經大幅度削弱,是導致現在中國消費行為模式發生變化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與此相關的一個明顯變化,是居民淨儲蓄開始持續下降。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至9月,居民淨儲蓄餘額約為24.7兆人民幣,年減率達6.7%。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金李表示,中國老百姓依賴房地產,特別是通過投資性房地產來儲存財富,這很大程度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但是這也造成了房地產領域中的很多問題。首先,房價上漲過快;其次,大量財富集中在房地產領域,並不能帶來整個社會總物質和服務產出的提高。
金李強調,其實到2012年左右,中國大約平均每個人的居住面積近40平方公尺,已不缺房子了。三、四線城市,包括很多農村地區,大量的房子是空的。如果老百姓現在繼續不斷地買房來儲存財富,從社會總體上來說,「30年以後,我們會有很多的房子在等著交換糧食或者是其他的服務。但是社會上其他的糧食和其他的服務並沒有生產出那麼多來,而只有房子。」產生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人們實際的購買力會大大地縮水。
持有同樣觀點的是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他曾撰文表示,中國房地產總市值達65兆美元,美國、歐盟和日本房地產總市值只有60兆美元。房地產市場泡沫有多大就不用多說了,這並非代表社會財富成長多快,而是意味著中國經濟、中國金融市場、中國銀行業的風險有多高,當前中國經濟中的許多問題,根源就在於這裡。
27日中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慳認為,經濟下滑壓力加大,積累的風險和隱患暴露越來越嚴重,有可能引發金融危機,2019年中國債務違約問題會進一步暴露。
他在接受《路透》(Reuters)訪問時坦承對經濟形勢的判斷並不很樂觀,即將到來的2019年,中國債務違約暴露可能令金融機構的呆帳率快速上升,有估計會達到15%;中美貿易戰負面影響會集中顯現,外貿困難將進一步加大,比2018年大。並建議堅持減稅,認真減輕企業負擔,直至達到供給創造需求。
(本文為《看中國》獨家授權《上報》,請勿任意轉載 、抄襲,原文章為《【中國內幕】金融危機逼近,百姓財富早已盡失(視頻)》)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