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波斯灣(Persian Gulf)口、擁有豐富天然氣的富裕小國卡達,從2017年被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懷疑,它與伊朗關係「過從甚密」後,讓其遭到鄰居們接連斷交封鎖,雖有土耳其和美國支持,卻仍讓卡達一度陷入物資短缺和通貨膨脹的危機。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從1961年加入、一直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重要成員之一的卡達,3日突然宣布將從2019年元旦起退出。
Qatar said it would leave OPEC next year. The country, one of the group’s smallest producers, plans to focus on natural gas over oil. https://t.co/TEVjfP5jHE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2018年12月3日
卡達能源部長阿卡比(Saad al-Kaabi)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們將改變發展戰略,未來將專注在天然氣開採計畫,為卡達尋求一條更優質的道路。
#UPDATE Qatar is to leave OPEC next month in order for the Gulf state to focus on gas production, says Energy Minister Saad Sherida Al-Kaabi.
— AFP news agency (@AFP) 2018年12月3日
Qatar joined OPEC in 1961 pic.twitter.com/WJ2sR2VKD5
阿卡比指出,「我們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最小的成員,每日原油產量僅60萬桶,與沙烏地阿拉伯的1100萬桶相比,可是差距甚大。」
但對於外界的諸多揣測和評論,阿卡比在記者會上反駁,稱此次退出OPEC與沙烏地等鄰居封鎖制裁無關。
成立於1961年的巴格達,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五國聯手創立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主要目的是為了抗衡由英美主導的七姊妹跨國石油公司。1965年後總部遷往維也納,會員更逐步增加至14國,佔全球原油產量44%。
Qatar just announced it will leave OPEC next month. It has been a member since 1961 pic.twitter.com/PqagrEOIoV
— TicToc by Bloomberg (@tictoc) 2018年12月3日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從成立之初,就將手中的原油和國際關係結合,作為產油國對外談判的「籌碼」之一。1970年代聯合壟斷和限制產量,不僅導致石油價格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收入和財富大幅增長,更深深改變了全球經濟模式。讓OPEC被諸多大學經濟系稱為壟斷利益集團—卡特爾的教科書範例。
對於卡達退出、能源分析師基爾南(Peter Kiernan)表示,「這個決定雖令外界大感意外,但我認為、並不會對原油市場有太大衝擊。畢竟卡達在波灣地區中,產油量比鄰居們小太多。」
Qatar to leave OPEC in January to focus on natural gas production, becoming the first Middle Eastern country to pull out https://t.co/qYM6V3y8NX
— CNN Breaking News (@cnnbrk) 2018年12月3日
雖然在原油生產並無影響力,但卡達卻在天然氣市場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年度生產7700萬桶的他們,未來將升級生產設備,讓天然氣產量擴大至1億1千萬桶。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