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不少人都會質疑,為何每年仍需花大錢採購、維護和升級軍事裝備?國與國之間的軍火交易,也持續協商進行中。
事實上,無論是為了「預防萬一」或現實所需,武器貿易一直是國際貿易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一塊大餅。
《德國之聲》(DW)報導,專門調查與研究全球軍武的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10日發布年度報告,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軍火賣家,光是2017年度共對全球出售2266億美元(新台幣7兆)的軍事裝備,金額比2016年度成長2.5%。
100 companies dominate the world's arms sales — here's the breakdown by country:
— DW News (@dwnews) 2018年12月10日
?? — 57%
?? — 9.5%
?? — 9%
?? — 5.3%
Trans-European — 3.7%
?? — 2.6%
?? — 2.2%
?? — 2.1%
?? — 2%
?? — 1.9%
(Note: No figures for ??)https://t.co/7brLU6Vfnp
而在強人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運籌帷幄下,俄羅斯也急起直追,2017年大幅成長了8.5%,共售出377億美元(新台幣1兆1643億)的各式裝備,也擊敗英國、晉升為第二大軍火賣家。
#ArmsIndustry: With 42 companies listed in 2017, companies based in the US continued to dominate the #Top100 in 2017.
— SIPRI (@SIPRIorg) 2018年12月10日
Taken together, the arms sales of US companies grew by 2% in 2017, to $226.6 bn, which accounted for 57% of total Top 100 arms sales: https://t.co/umdbUc9Bny pic.twitter.com/m8E0aR6S1A
報告中指出,2017年全球百大國防企業的軍售總額,比2016年度增加2.5%,更比開啟調查第一年(2002)多出了44%。百大軍火企業中,美商佔了42家、俄羅斯企業則有10間。
俄羅斯總統普亭(圖中央)2015年前往加里寧格勒、登艦出席海軍慶祝典禮。(湯森路透)
然而,百大上榜企業中,生產F-16(F-16 Fighting Falcon)、F-35(F-35 Lightning)等知名戰機的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則以449億美元(新台幣1兆5411億)軍售總額穩座第一名,拉開與最大競爭對手波音(Boeing)的差距,2017年度兩強之間出現了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559億)的「鴻溝」。
快速增長的俄羅斯軍火企業中,擁有多款飛彈的金剛石-安泰公司(Almaz-Antey),躍升為該國最大規模的軍火企業,2017年成長17%、拿下約86億美元(新台幣2656億)的訂單。
[INFOGRAPHIC] Top military spenders in 2017:
— SIPRI (@SIPRIorg) 2018年12月3日
1) USA??
2) China??
3) Saudi Arabia??
4) Russia??
5) India??
6) France??
7) UK??
8) Japan??
9) Germany??
10) South Korea??
Analysis of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SIPRIorg's Fact Sheet https://t.co/2vfx7Foddb pic.twitter.com/pmAqwlWnFy
報告中也提到,包含聯合發動機(United Engine)、高精密系統(High Precision Systems)和戰術導彈(Tactical Missiles)三家俄羅斯企業,全都在2017年取得高於15%的成長幅度。
被俄羅斯超越的英國,則是歐洲最大的軍火賣家,2017年創造357億美元(新台幣1兆1025億)的軍售訂單,共有7間企業登上百大排行榜。其中,知名的英國航太(BAE)更以229億美元(新台幣7072億)訂單,位居百大企業中第四名。
At today's Submarines Academy for Skills and Knowledge opening ceremony, Defence Secretary @GavinWilliamson also used his visit to announce the award of a further £400m to BAE Systems for ongoing work on the Dreadnought programme. Find out more at https://t.co/JpTFeBwiBQ pic.twitter.com/4mPJZrA0jU
— BAE Systems Maritime (@BAES_Maritime) 2018年12月6日
不過,還有一個令人意外的黑馬- 土耳其,由於加強「國防自主」計畫,讓土耳其可降低倚賴海外軍購的比例,給予本土企業更大商機,2017年軍售金額大幅成長24%,主要就是得利於此。
這份報告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是缺乏關於中國的海外軍售數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坦言,由於相關資料、數據和研究高度不公開,讓他們無法有效掌握和分析,也因此錯失了一塊重要的「拼圖」。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