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通過2019至2021年聯合國新常規預算和維和預算經費分攤比例決議,中國首度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繳納國,僅次於美國。
聯合國行政和預算委員會12月23日在大會中通過每3年一次的新常規預算比例,中國承擔比例從2016年的7.921%大幅提高至12.005%,首次成為第二大常規預算貢獻國超過日本。日本的比例將由9.68%降至至8.564%。
至於維和行動(PKO)預算當中,由於中國作為常任安理會常理事國需o作額外承擔,金額早在2016年已超過日本,但下年度繳費將繼續增加,由10.24%增至15.22%。
China set to surpass #Japan as No. 2 contributor to UN https://t.co/VbFx7Yk8U1 via @bdnews24 #business #asian
— #BangladeshNews24 - BreakingNews24™ (@bdnews24) 2018年8月14日
2018年年度繳交約1億9200多萬美元(約新台幣59億)會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4日在記者會表示,未來3年中國承擔聯合國會費和維和費用均將大幅增長,這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年來經濟總量和人均國民總收入增長的結果,也是對國際影響力上升的體現。
而美國仍為分擔比例最高的成員,約需負擔22%、2018年繳交約5億9100萬美元(約183億新台幣)會費。
聯合國會費計算方式,是根據各國國民生產毛額(GNI)指數來決定需分擔的會費金額,「能力愈大,付錢愈多」、會費多寡也能反映各國經濟發展現況。
由於經常性預算用於支付聯合國總部和世界各地的當地事務所的人工費和活動經費,負擔比例愈高的國家,將可在人事任免和各種談判中獲得更大發言權。
Japan sinks to No. 3 contributor to UN as China riseshttps://t.co/KJeUdhTyzG
— The Mainichi (@themainichi) 2018年12月24日
但不少會員國對於高昂的會費頗有微言,例如美國、每年的會費預算需向國會提案並獲得通過,議員們經常會有「默契」地否決和推遲撥款表決,藉此對聯合國施壓,讓態度能符合美國利益。
當打著「美國優先」的川普(Donald Trump)上台後,對於美國需要每年需承擔國際組織,如北約、聯合國的大筆費用感到不滿,認為美國負擔比例太高。
作為常任理事國之一,川普曾要求聯合國檢討,將維和預算比例,從現行的28%下降至25%,但遭到其他國家反對。
日本在1980年間超越蘇聯,成為亞洲經濟強國,也因此讓日本分擔會費比例不斷增加,2000年更達到20.57%的高峰。這也成為日本長年要求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理由之一,早些年更與巴西、德國、印度組成「四國集團」,呼籲聯合國進行改革。
Japan will fall from 2nd largest contributor to UN’s general budget to 3rd place starting next year as China surpasses it. China’s contribution will rise to 12.01% while Japan’s will fall to 8.56% for the 2019-2021 period, according to agreed new scale. https://t.co/yIZGr2TP3l
— Ambassador Sam (@Chutintorn_Sam) 2018年12月25日
但隨著日本經濟下滑,分擔比例逐年減少,2016年聯合國調整比例時,日本國內就曾擔憂、中國的比例遲早會超越日本,強化中國在聯合國的影響力,日本在2018年7月繳交聯合國的費用達2億3500萬美元(約73億新台幣)。
《日本經濟新聞》則認為,日本分攤比例首次被中國追過,反映出兩國經濟實力已發生逆轉,且差距正在擴大。同時預計日本未來的分攤比例或進一步下降,或許會削弱日本在聯合國的話語權,進而影響爭取成為常任理事國。
繳費分額多少、成為大國爭搶聯合國內話語權的賽局,而望塵莫及的小國則直接耍賴拒繳費用省錢。由於會員國就算欠繳會費,也不會被踢出聯合國,愈來愈多國家開始拖欠會費。根據聯合國2003年至2018年數據,每年僅有130至140個國家繳費,而截至2018年10月2日,還有50個國家還沒繳費、佔全球193個成員國數目近3成。
#China to overtake Japan as second-largest contributor to #UN regular budget https://t.co/vPEXtA4qnT pic.twitter.com/E8LlaBAkFq
— CGTN (@CGTNOfficial) 2018年12月24日
根據《聯合國憲章》第十九條規定,「凡拖欠本組織財政款項之會員國,其拖欠數目如等於或超過前兩年所應繳納之數目時,即喪失其在大會投票權。大會如認為拖欠原因,確由於該會員國無法控制之情形者,得准許該會員國投票」。
有3個成員國分別是非洲島國葛摩、2016年與台灣斷交的聖多美普林西比,以及內亂持續的索馬里便因為以上的額外情況,令聯合國繼續允許三國擁有投票權,直至今屆會期完結為止。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在8月在內部信件便曾提到,「聯合國現金流從沒有那麼少,今年現金短缺的程度已超過近年來的水平,未來欠費的情況將會成為趨勢」,敦促成員國儘快繳納會費。
古特瑞斯上任不足2年,便要著急應對會內財政窘境,原因是聯合國財政開支全是依靠世界各國負擔,當有大國遲交或多國小國拒絕繳費,便會直接影響聯合國運作。
由於聯合國在繳費上,只設下成員國最後繳費期限,會員國可在年度任何一日繳費,加上數十國一直拒繳會費的問題,只要美國、日本等大國在拖延繳費時間,便會讓聯合國資金陷入吃緊,連帶影響維和任務或是窮困國家援助計劃的營運。聯合國財務問題已浮上水面,2017年同期的財政盈餘達1億8500萬美元(約57億新台幣),但到2018年、帳目卻反倒「見紅」,赤字達到1億5900萬美元之多(約49億新台幣)。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