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美國商會(AmCham)23 日發布《2019年商業景氣調查》報告,調查結果指出受到美中貿易爭端、中國對台施壓,以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美國優先」政策影響,跨國企業主對台未來1年的經濟相較2018年明顯缺乏信心。
美商會執行長傅維廉(William Foreman)接受《上報》訪問時表示,在美中貿易戰火之下,正是突顯台灣投資環境穩定的大好機會。
傅維廉認為,貿易戰延燒導致愈來愈多跨國企業考慮把業務從中國移出,「不再把大部分雞蛋放在中國這個籃子裡。」但台灣卻有機會受惠於此,高階產業如智能機械、自動化生產設施會傾向回流台灣。
他說:「台灣正是一個強化智慧財產、突顯投資環境安全穩定的時機。」就他所知,2018年包括微軟、Google和麥肯錫顧問公司等大廠,都在台灣設立研究基地,因為外商看好台灣上述潛力。
傅維廉稱,台灣要在美中貿易戰影響之下找到出路,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向外開放、走出去。
根據美國商會委託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僅45.8%的受訪者對台灣2019年的經濟前景有信心,相比2018年的55%降低17.4%;但是53.6%的企業領袖對台灣未來3年的經濟展望仍保持樂觀,和2018年相比並無太大差異。
代表全台逾500名企業會員的美國商會會長、也是貝萊德集團(BlackRock)投信董事長的李豪(Leo Seewald)分析,許多跨國企業在美、中兩地均有業務營運,所以雙方貿易爭端帶來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皆會影響投資人的信心。另外,中國對台施壓,讓台海關係的現狀(status quo)改變,也導致經濟不穩定性提高。
李豪表示,上述大環境因素是造成短時間內企業領袖對於景氣前景缺乏信心的原因,但長期來看,80%的高階經理人都對未來3年之內公司的獲利有信心,新產品上市和創新服務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也反映出台灣是一個成熟的經濟體。
李豪指出其他重大發現,包含89%的受訪者預期2019年的雇用人數將會增加,或是不變;有86.59%跨國企業領袖受訪者憂慮台灣電力供給問題、63.13%關切政府非核家園目標對企業在台拓展計畫的影響。
李豪表示,企業主對台灣人才的5大特點表達肯定,其中包括任務執行力、誠信、勤奮、願意接受訓練以及具有商業倫理。但李豪和傅維廉均表示,台灣人的英語能力和國際觀都是可以加強之處。
他補充,台灣人才外流嚴重,愈來愈多人才流向香港和中國等地,漸漸找不到人才的問題也令人擔憂。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