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Reuters)30日報導,鴻海集團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計畫投資百億美元、創造1萬3千個工作崗位的承諾,因為考量生產成本正在重新評估縮減規模,甚至擱置。
鴻海投資生變的消息,引發威斯康辛州大學經濟學者勒文(Marc Levine)批評,這根本是「一場巨大的誘導轉向(one enormous bait and switch)。」
他說,很顯然無論最終富士康如何在威州發展,都不像是當初高度支持鴻海設廠計畫的時任共和黨威州州長華克(Scott Walker)向大眾所承諾的那樣。
民主黨批評意見認為,華克在任時送上約40億美元的減稅和其他獎勵機制等大禮,根本是「企業贈品」,永遠不會換來對方履行對製造業的承諾,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風險。
《路透》指出,鴻海集團郭台銘的「左右手」特助胡國輝提到投資計畫縮減及擱置的可能性。他說:「仍在評估威斯康辛州廠的計畫,美國人力成本相對較高,在美國生產先進的電視螢幕成本非常高。而電視方面,我們在美國沒有市場,無法匹敵。」
After all the ballyhoo.....
Foxconn is reconsidering plans for Wisconsin touted by Trump and then-Gov. Scott Walker https://t.co/TyGqYF6dAU pic.twitter.com/VIXMt0BBhh
— ciara linnane (@LinnaneCiara) 2019年1月30日
報導稱,2017年由白宮風光宣布,占地廣闊的威谷科技園區計畫,是迄今外資在美國最大的綠地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更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用來證明自己有能力恢復美國製造業榮景的例證。
據悉,富士康「頗具爭議」的投資計畫,受惠於威州政府給予的獎勵措施。當初預計威州廠生產高階液晶面板,後來可能改以生產尺寸較小的LCD顯示器,且打算聘雇美國工程師和研究人員,與原先承諾聘用製造勞工的說法不一。
胡國輝解釋:「如果特定尺寸的面板顯示器供應量提高,無論是產自中國、日本或台灣,我們也必須做出調整。」
胡國輝談到生產電視高階螢幕時表示:「如果特定尺寸的面板的供應變多,無論是產自中國、日本或台灣的面板變多,我們也必須要調整。」他表示,富士康更希望定位威州廠為「技術中心」,主要由設備研發以及組裝業務組成,並將生產工業、醫療和專業應用方面的技術產品。
先前富士康重申,目標仍是在威州創造1.3萬個就業機會,但目前已放緩人才招募的腳步。與原先計畫在2020年底之前聘僱5,200名員工的目標有落差,目前實際數字可能約為1千人。目前不確定何時會徵完1.3萬人。
威州眾議會少數黨領袖辛茲(Gordon Hintz)批,富士康的每一步都是過度承諾,但真正實踐的部分不足。他說,這對威州納稅人來說是毀滅性的消息。
根據威州智庫「預算監督計劃」(Wisconsin Budget Project)表示,預測富士康的成長目標,納稅人至少要25年才能回收。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