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三屆全國政協二次會議於3日15時,正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政治局常委李克強與汪洋等領導人均出席大會,委員長汪洋首先上臺進行工作報告,展示這一年來政協的工作內容與成果,以及未來的目標和方向。
《澎湃新聞》報導,全國政協委員長汪洋在開幕致詞中提到,過去一年來、政協進行了七大方向的政治工作,其中一項正是「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廣泛凝心聚力」,對週邊少數民族和港澳臺地區,進行溝通聯絡並聽取意見。
【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 “委員通道”開啟】3月3日15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將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此前,“委員通道”將開放,數位全國政協委員將接受採訪。 #中國兩會 pic.twitter.com/lxIqI0zYHK
— 人民日報 People's Daily (@PDChinese) March 3, 2019
汪洋強調,
「對於港澳地區,我們已派宣講團傳達習近平的講話,並組織港澳委員赴內地考察、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研議、組織港澳青年社團代表赴內地體驗交流。並鼓勵港澳委員支持特區政府和長官依法施政,堅決反對港獨勢力。
對於台灣,政協也首次參與和主辦兩岸基層治理論壇,圍繞《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確保落實狀態、舉辦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發展的研討會,加強與臺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和人士溝通,堅定不移反對台獨。」
陸政協報告:2019年深化與台有關黨派團體人士交流 https://t.co/4Ivd4vjdYh pic.twitter.com/Rj8EJNE2Wc
— 亞洲早報 (@LDAsiaMorning) March 3, 2019
然而,作為政協「參政黨」之一的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也透過《人民日報》表示,他們將在二次會議黨派提案上,特別點出「兩岸同根同源、守望相助的『兩岸一家親』理念」。
臺盟中央表示,涉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提案,將從以往的重視兩岸經濟和產業融合,今年的重點將關注於兩岸文化、教育、人才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發展,為和平統一和一國兩制給予良策建議。
政治協商會議源自於抗戰勝利後,為統合國共等各黨派力量,協調復員計畫與立憲進程,於1945年重慶談判時提出,並在隔年初聯合國、共、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同盟(民盟)和無黨籍社會賢達召開,共商憲法草案一事。
但隨著國共內戰的推演,正式意義上的政協則是在1949年6月份於北京召開,集結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華僑、團體等共134人,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在1954年第一屆人大會議召開後,交出其立法審議的權力,轉型為統戰的機構。
全國政協成員主要由各地省級政協選出,身分來自於中共、共青團、八大民主黨派(民盟、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建)、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台盟))與無黨籍、人民團體、各界優異人士和特邀人士,共計2,237名委員。
政協委員中網羅了眾多各領域名人,經常成為兩會關注的焦點,像藝文界代表,已故梅派京劇傳人梅葆玖、演員陳道明、張國立、成龍、宋祖英、宋丹丹等都曾名列其中。或像是新東方英語創辦人俞敏洪、李鵬之女李小琳、姚明、劉翔等運動員與企業家群體,也是政協委員網羅的重點對象之一。
此外,還有一批是前後任首長,包含前科技部長萬鋼、前人行行長周小川、前海協會長陳德銘、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林毅夫等人,讓整個政協顯得更加龐大且複雜。
想成為政協委員,基本要滿足兩項條件:一、年滿18歲;二、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外國籍人士並不被允許加入。
因此,過去沿海地區曾有不少地方政協「特邀」台商出任政協委員一職,但幾經爭論後,我國政府決議,嚴禁台商或在對岸持有中華民國護照的公民,在大陸出任各級政協委員職位,一旦觸犯,將以現行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法規給予懲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