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前總理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於2013年因示威抗議下台、軍方緊接在2014年5月發動政變,由陸軍總司令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接掌政權至今,泰國已將近5年時間沒有民主選舉。
歷經老國王駕崩、新王初立的時刻,並在各界持續施壓要求下,軍政府終於鬆口,計畫將在24日重新進行國會大選,有望為泰國注入新的活水和元素。但反對黨和軍政府兩邊的態度,卻有截然不同的差異。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2011, Thailand is going to the polls. Here's what's at stake https://t.co/1ZWeCCQ1t9
— Financial Times (@FinancialTimes) March 21, 2019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欲藉大選扳倒軍政府的反對黨,將希望放在700萬18至25歲青年選民身上,呼籲年輕一代應「做些什麼」,來影響大選的結果。
對於軍政府4年多的統治,一名21歲的大學生Butsaratharin Panyaain直言,
「軍人的職責並非治理國家,他們應該回到崗位,好好保護國家!」
Thai anti-junta parties target younger voters in general election https://t.co/wqDX5UiGnH
— FT Asia (@ftasia) March 14, 2019
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政治系教授蒂西南(Thitinan Pongsudhirak)認為,對於這群不透過電視和報紙,反而以社群媒體接收資訊的年輕世代,有一大部份屬於「首投族」。
蒂西南指出,反對黨為吸引他們的目光,無不卯足全力推陳出新,端出許多挑戰現狀的政策,包含「大麻合法化」和「給予LGBT族群平等權利」,希望獲得年輕世代認可。
但相反地,仍握有執政實權的軍政府卻老神在在,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出席競選新歌曲和造勢大會時表示,「這個國家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政治穩定!」帕拉育也呼籲,東北和鄉村地區的民眾,別再為了抗爭像過往的紅杉或黃衫軍一樣湧入曼谷。
對於軍政府而言,除了反對派和選舉之外,有一對更令他們煩心的「兄妹」,如今正在香港境內。泰國官方在得知消息後,隨即行文特區政府,希望香港能引渡流亡前總理塔克辛(Thaksin Chinnawat)與其妹盈拉回國受審。可兩地並無相關協議,香港目前並無更新的回應。
在當前新憲法架構下,泰國上議院250席次,將由國家和平與秩序委員會(NCPO)指派,而大選角逐的則是下議院500席次。按照近期民調顯示,前四大領先政黨分別是:為泰黨(Pheu Thai Party)、民主黨(Democrat Party)、公民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h Party)和未來前進黨(Future Forward Party)。
而目前呼聲最高的總理人選,現任總理帕拉育連任的支持度最高,穩定維持在26%,前農業部長素達拉(Sudarat Keyuraphan)則獲得24%;代表民主黨的前總理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則有11%支持率;而未來前進黨魁塔納通(Thanathorn Juangroongruangkit)僅取得6%,排名第四位。
泰國大選制度上,允許選民提前和在海外投票,故近一週以來,大批民眾踴躍參與投票,讓不少投票所湧現排隊人潮,可看出不少人對此次選舉的期待。
雖然是5年來泰國第一場民主選舉,可選前卻傳出多起打壓、限制或官方介入影響選舉的行為,包含2月中本欲推派國王拉瑪十世(Rama X)的大姐、烏汶叻公主(Princess Ubolratana Mahidol)代表的泰愛國黨(Thai Raksa Chart),不僅未能如願,隨後更遭到王室法院勒令解散。
事實上,許多觀察家都在看,經過多年以後,塔克辛家族的影響力,是否仍如軍政府擔心般強大且牢固;而選舉結果出爐後,倘若帕拉育代表的公民正義黨輸掉多數席次,軍政府是否將如實交出政權,或者又會產生大規模抗爭和違法舉動?
文中提到的大學生Butsaratharin Panyaain表示,她會投給為泰黨,因為該黨的政見之一,就是上台後要削減10%的軍事預算,挪為鼓勵創新發展之用。
但正如觀察家所言,她自己也對24日之後的局勢「沒把握」,擔心會有不正當的「奧步」,造成社會動盪和對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