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英國人民以51.9%對48.1%的些微票數差距,向世界宣告他們想要脫離歐盟。原想團結人民留歐而舉行公投的時任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因此黯然下台。
此後,原先主張留歐的內政大臣梅伊(Theresa May)接任保守黨黨魁及英國首相之位,並宣布英國將與歐盟達成協議「硬脫歐」(hard Brexit)。期望徹底脫離歐盟以全面控制英國邊境及人口流動、退出歐洲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與各國簽訂更完善的貿易與關稅協議。
2017年3月29日,梅伊致函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表達脫離歐盟意願,正式引用《里斯本條約》第50條啟動脫歐程序。如今已是原定為期2年的脫歐大限,眼看雙邊仍未能達成共識,歐盟日前批准英國脫歐大限延至5月22日。
儘管英國各部門首長表示英國「不太可能」(unlikely)向「硬脫歐」(no-deal Brexit)的雙輸局面妥協,但根據《BBC》報導,英國政府曾針對各個行業公布技術公告,旨在讓企業及民眾了解若英國最終選擇無協議脫歐該如何自處。
究竟硬脫歐會對英國與歐盟造成哪些影響?
無論工作或是旅遊,持有英國駕照者可以在歐盟28個成員國內隨心所欲地行駛。儘管現行規定為英國駕照可以取代當地駕照然而,若英國最終選擇無協議脫離歐盟,情況將有所改變。
部分歐盟國家可能會要求英國公民出示歐盟通用的國際駕照,以及他們現有的英國駕照;居於英國的歐盟國家人民則將需要通過考試才能在英國開車上路。
此外,這也可能使得想要永久移居至其他歐盟國家之英國人民的計畫變得更加困難。
根據1923年「共同旅行區」(Common Travel Area,CTA),英國公民只需要出示證件,便能夠在沒有護照的情況下進入英國、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以及英國皇家屬地澤西島(Jersey)、根西島(Guernsey)和曼島(the Isle of Man)。
若是硬脫歐,英國政府表示並不會造成實質改變,也不會針對藉由CTA進入英國的愛爾蘭公民進行人數控管。
歐盟在1981年要求所有成員國改用印著「歐盟」字樣的紅色護照,無論身處任何歐盟國家,皆能享有該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及社會福利。
如今想在脫歐後前往歐盟成員國旅遊的英國人民,則告知必須持有6個月以上有效護照,否則不得入境歐盟國家。
雖然英國人民將來仍能繼續使用沒有歐盟字樣的紅色護照,但政府也將在10月發行最初所使用的藍色護照。
2018年,歐盟正式取消成員國的漫遊費用,對於跨國工作或居於外地者,就不用擔心因為撥打跨國電話、發送簡訊或上網而收到昂貴的漫遊帳單。
英國政府試圖安撫民心,表示若屆時英國硬脫歐,漫遊費用不受歐盟規範,將會立法設定漫遊費用上限。但這顯然與原先在歐盟撥打英國電話而無需支付漫遊費用的情況並不相同。
#Brexit Secretary @DominicRaab: "There are some risks of short term disruption" if Britain leaves EU without a deal, but government's no-deal contingency papers show "we're well prepared"
— BBC Politics (@BBCPolitics) September 24, 2018
Read more: https://t.co/SODxpOjC2L pic.twitter.com/jrlqMfutbW
目前,凡是持有「歐洲槍支通行證」 (European Firearms Pass,EFP)的歐盟公民便可以攜帶槍枝入境成員國。
但在硬脫歐的情況下,合法購買槍枝的英國人民將無法取得EFP,必須遵守各國的相關法規才得以入境該國。英國則將繼續認可EFP,攜帶槍枝入境英國的歐盟人民並不會受到影響。
歐洲單一市場旨在讓歐盟成員國形同單一個國家,提供通用法規以確保商品、服務、人員及資本在成員國間自由流動。
若英國脫離歐洲單一市場,商品的通用法規也將受到影響,各國向英國出口食品都將必須遵守嚴格的食品檢測標準。反之亦然,來自英國的食品將不會受到歐盟規範。若英國企業想要向各國出售自家產品,需先確認各國法規後才能出口。
不僅如此,包括美妝產品、浴廁用品等由英國機構所檢測的產品也將不會受到歐盟認可。那些英國已經完成檢測的產品將需要經過歐盟批准的相關機構二次檢測,確保產品符合歐盟法規的最低安全標準。
除了食品和化妝品之外,汽車製造業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
在硬脫歐的情況下,由英國生產的汽車、零件必須符合歐盟所謂的「型式認證」(type approval),顯示他們符合歐盟的安全及環境標準。否則英國將無法向歐盟27個成員國出售汽車和零件。
若英國與歐盟就脫歐協議達成共識,歐盟成員國的汽車製造商將不用擔心無法向英國出售汽車的問題發生;若否,英國與歐盟成員國的汽車製造商都將陷入無法向對方出售汽車的窘境。
許多藥物的先驅化學物質(precursor chemicals)可用來非法製造毒品,或是合法製成包括藥品、香水或塑膠製品。
對於歐盟成員國而言,交易先驅化學物質並非難事。但是,若想在硬脫歐後向歐盟國家出售相關材料,生產公司將必須付出數千英鎊的代價才能得到出售許可證。
A non-profit group that says Brexit is a “terrible idea” is trying to bring a lawsuit over the U.K. government’s plans for drug supplies in a no-deal scenario https://t.co/xSte1IJL0M
— Bloomberg Brexit (@Brexit) March 26, 2019
目前,歐盟成員國的廣播公司只需要受到一個國家的審查,便能在所有成員國播出廣播節目。例如,英國《BBC》廣播節目只要通過該國通訊管理局(Ofcom)審查,就能在其他成員國播送。
意即在硬脫歐的情況下,即便英國廣播頻道已經通過國內通訊管理局審查,也必須遵守各國的播出意願與規範才能在該國播送廣播節目。
"You can debate what can happen on day one, but the real question is what happens to the industry five or 10 years down the road." Brexit and broadcasting: Licensing in limbo? https://t.co/6du49FSNPG
— Creative Industries Federation (@Creative_Fed) June 1, 2018
歐盟成員國可向歐盟請款多種補助金以資助國內各地。請款項目包括擴建大眾運輸、發展「高速寬頻」(superfast broadband),或是幫助失業族群創造就業機會、提供教導技能的計畫等。
儘管英國政府早在2018年7月便承諾,若因為硬脫歐而失去補助金,2020年底前仍會為這些計畫提供上億資金。但是,若將來英國與歐盟成員國的合作產生問題,或是其他項目支出發生變化,政府能否撥出上億資金完成各項計畫仍有變數。
在企業投資與競爭方面,歐盟長期以來不斷監督並且要求大企業承擔責任,藉此避免各大公司濫用足以支配市場的地位進而壟斷市場。
因此,當Google過去將其旗下購物廣告置於搜尋結果最上方,或當微軟引導Windows用戶使用IE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分別遭到歐盟開罰24億2000萬歐元(約新台幣841億元)和5億6100萬歐元(約新台幣195億元)的巨額罰款。
如果英國硬脫歐,國內大型企業將不會受到歐盟法規約束。英國政府對此表示,相關問題將交由英國競爭與市場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負責管理,而違規的企業並不會同時受到歐盟懲處。
就屬於島國的英國而言,海運發展牽動著整個國家的經濟。但在硬脫歐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英國的國際水域方面出現問題。
若非歐盟成員國的船隻要進入歐盟成員國的港口,必須向該國提交安全資料(security information),並且在靠岸前得到許可。
不僅如此,儘管英國表明將繼續承認歐盟公民在英國船隻工作的證明,但英國的船員可能會受到影響,因為他們將不再擁有能在歐盟船隻上工作的歐盟證明。
#Brexit: Disruption to flights possible under no-deal, government warns https://t.co/v2WJLRtiNV
— BBC News (UK) (@BBCNews) September 24, 2018
歐盟2016年通過的「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已在2018年5月正式生效。該規則適用於所有掌握歐盟國家公民資料的組織或業者。
GDPR給予消費者控制權,使消費者有權了解業者所持有的數據,並且能在合理的情況下要求業者刪除個人資料。此外,該規則授權業者能在成員國內自由轉移個人資料,但唯有在合法情況下才能將資料轉至其他國家。
由此可知,在硬脫歐的情況下,英國許多公司將會面臨難以取得歐盟成員國資料的問題。
如今,歐盟已就環境保護、國民健康制定許多相關法條,旨在減少歐盟成員國內空氣、水源和土地汙染,以及交通工具和製造業的廢氣排放。
儘管英國政府誓言將沿用歐盟標準,並且希望能制定更嚴格的環境政策,但在硬脫歐的情況下,若英國政府未能及時制定相關規定,則可能必須採取臨時措施。
此外,若產品存在有害環境的化學成分,其生產、銷售程序都將變得繁瑣。英國製造及銷售公司很可能會需要2種分別用於英國和歐盟的許可證,確保產品能夠銷往歐盟國家。
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EPA)的太空計畫包括「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sat-nav system)、針對地球環境與安全進行即時監測的哥白尼計劃(Copernicus Programme),以及歐盟太空監測。
這些太空計畫對於身為EPA成員的英國而言,無論是大學、電信業者等企業都非常重要。儘管手機使用者並不會感受到明顯的影響,但是企業、學者和研究人員將不得再與EPA合作,並且無法爭取未來的相關合約。
雖然英國政府承諾將為「脫歐準備」(Brexit readiness)投資9200萬英鎊資金,用以設計專屬英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但相關產業人士仍對於退出現有的歐盟版本感到擔憂。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