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在越南舉行的「川金二會」,最後卻以破局收場,雙方原訂的午宴也因此突然喊停。《路透》(Reuters)30日揭露,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月28日在河內時,把一張用英韓雙語書寫的文件交給金正恩,內容要求對方依循「利比亞無核化」(先棄核、後補償)模式,將「核武及可分裂材料轉交美國」。
報導稱,川普的要求遭到金正恩拒絕,因此最後導致美朝元首第2次峰會破局。美國與北韓對於無核化進程苦無共識。美國堅定提出全面無核化的目標,北韓則不願步上利比亞狂人、前領袖格達費(Muammar Gaddafi)先棄核卻被政變的後塵。
自川金二會以來,美國與北韓的關係陷入膠著。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4日曾表示希望在幾周內派遣團隊前往北韓,至今卻無下文。
《路透》獨家報導,川普交給金正恩的文件顯示,美方要求「北韓須全面拆除核設施、化學與生物作戰項目與相關雙重用途性能,以及彈道飛彈、發射器及相關設施」,達到美國所強調的「最後的、完全可檢驗的無核化」目標。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的北韓專家陶恩(Jenny Town)表示,美國提出的文件內容在預料之內,「這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一開始想要的,但並不管用。如果美國認真對待談判,就會發現這(利比亞無核化模式)行不通。北韓一再拒絕,美國繼續提起,這非常污辱人。美國沒有從中學到經驗。」
在峰會結束後,北韓官員多次指責波頓、蓬佩奧的「強盜」要求,並稱北韓考慮暫緩與美國的談判,並可能將不顧導彈與核子試驗的禁令。
「利比亞無核化」最先由波頓在2004年提出。北韓不願歷史重演,指出利比亞狂人、前領袖格達費的「悲慘命運」,再三拒絕「利比亞無核化」。格達費2003年簽署國家放棄核武後,雖經濟制裁獲緩解,2011年政權卻在美國及盟國的干預下垮台,格達費亦在交戰中身亡。
這次曝光的川金二會文件表明了,川普幕僚團隊試圖與北韓達成一項重大協議(big deal),開出的條件就是若北韓願意放棄所有核武,那麼所有制裁都可以解除。但最終北韓並不買單。
川金二會結束後,波頓曾提及會議文件的存在,但沒有透露其中最關鍵的內容,「北韓須將核武及可分裂材料轉交美國」。白宮目前對此暫無回應,美國國務院則拒絕評論。
該文件有四個關鍵點:其一,北韓提出全部的核項目清單,並開放美方及國際稽查員檢驗;其二,停止一切相關活動和興建新設施;其三,拆除所有核設施;其四,所有核項目相關科學家與技術人員轉移至商業活動。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