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男子天團「SMAP」自2016年底解散之後,至今仍有粉絲仍舊無法徹底釋懷。據《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若到在社群平台上一看,仍可見許多粉絲依然分享著歌曲、團體出演的片段,甚至還有人依舊無法原諒讓SMAP解散的「傑尼斯事務所」,憤怒的評論持續在網路上出現。
無論如何,在平成元年前夕的1988年組團的他們,走過風光的28年,蔚為時代偶像男團的代表,也成為平成年間偶像的成功典範,影響擴及海內外。《日經中文網》引述Oricon排行榜,SMAP的《世界上唯一的花》(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正是平成年間的最暢銷單曲。30年前成軍的他們,無疑是平成年間影響著日本的要角。
SMAP: The pop idol media monopoly that dominated the Heisei Era https://t.co/wn7dGV7R99
— The Japan Times (@japantimes) 2019年4月8日
SMAP成員包含隊長中居正廣,以及木村拓哉、稻垣吾郎、香取慎吾、草彅剛等人,算上1996年退出的森且行,是以6人團體出道後活躍的人氣男子團體。據《日本時報》,SMAP至今單曲與專輯銷售量達數百萬,成員於電影、電視廣為出演,也主持過包括「SMAPxSMAP」的數個節目,美國歌手女神卡卡、汪達(Stevie Wonder)都曾前來擔任嘉賓。
全稱為「Sports Music Assemble People」的SMAP幾名成員,在1980年代時先是加入前輩男團「光GENJI」的伴舞團,並在1988年得到機會正式出線,當時正巧是昭和時代的尾聲。發展初期,SMAP主要活動是出演節目、作為青少年電視藝人為主,直到1991年才首次推出音樂作品。
在1991年發行首張單曲《Can't Stop!!-LOVING-》之前,SMAP的6人就曾在日本武道館舉辦首場演唱會,結合年輕人的驕傲自信與老式技法的演出引起廣泛回響。隨後SMAP的幾張單曲相繼擠進日本Oricon音樂榜的前10名。
「What’s up SMAP」
— Yuki Nagasato / 永里 優季 (@Yuki_Ogimi) 2018年7月20日
唯一の希望みたいなとこあったよ。
でも、曜日も時間帯も変わって新たな船出。
時代の変化と共に変わるものがあって
でも、変わらないものだってある。
いつまでも心に残り続けるものがある。
Can’t stop loving!
即使這樣,SMAP早期單曲仍為能奪下該排行榜冠軍,表現也與外界期待有所落差。此後,SMAP轉變了策略,專注發展電視影業,將大部份精力投注在節目出演、拍攝廣告上,這樣的策略最後也成功將成員們打造為超級巨星。
這種發展策略並非新創,日本的偶像與電視藝人已經自1970年代起形成這類多角化經營的策略,將營業範圍延伸多種媒體。但《日本時報》分析,SMAP發跡歷程的重要性在於,以自身證明了「音樂」可以不是決定偶像團體成敗的關鍵,把80年代跨媒體經營的概念發展到極致。由於當時偶像音樂尚不盛行,這樣的操作也可算是時代的產物。
オリコン平成ランキングの平成No.1のヒット曲は #SMAP の「 #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 」でした。解散後も売上を伸ばしました。https://t.co/PbaHePg0M5
— 毎日新聞 (@mainichi) 2019年4月10日
《日本時報》引述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媒體傳播學教授達玲伍芙(Fabienne Darling-Wolf)有關SMAP的研究論文指出,該團體在電視出演的盛況於2001年達到高峰,當時隊長中居正廣甚至可以在單周之內一連5天在節目上露臉。
大量的媒體曝光也如預期一般,成功帶動音樂作品的銷量,SMAP的單曲與專輯逐漸成為暢銷商品,帶領他們登上國內音樂市場的領導地位,也讓所屬的「傑尼斯事務所」從一般的經紀公司,發展為日本娛樂圈的把持者之一。
同時,據達玲伍芙等學者指出,SMAP的女性粉絲熱愛的不只是音樂作品本身,更是男子天團帶來的美妙女性幻想,視經典的男子團體為一種「大家都喜歡」(something for everyone)的典範,與其他人透過共同偶像產生連結感。
SMAP一反流行團體短命的趨勢,可說成為一套體制;不只是演藝團體,更成為大眾共通的文化象徵。據《日本時報》,回頭檢視SMAP帶起的音樂浪潮,也可以發現有趣的軌跡:自2000年代之後,傑尼斯所推出的人馬與其說是團體,不如說是販賣一種品牌,產出的作品也都有固定、可預期的形式範本。
但另一方面,SMAP為了在後來競爭激烈的J-pop市場中持續吸引注意力,也嘗試了多種不同的曲風,包括hip-hop、R&B、搖滾等其他風格。雖然並非每次都成功,但也給為SMAP在1990年代增添有趣的表現,這在21世紀後的音樂業界頗為少見。
昨日吾郎さんの舞台を観に行った剛くん。
— Lani? (@5sma_tsyo) April 18, 2019
感想はななにーで聞けるかなぁ。#lifelifelife#稲垣吾郎 #吾郎ちゃん #ゴロチ#草なぎ剛 #草彅剛 #つよぽん#Tsuyoshi_Kusanagi #actor #SMAP #スマップ #新しい地図 pic.twitter.com/4EGothW72U
《日本時報》指出,在1990年代時有關SMAP的評論當中,都將該團體的跨媒體多方經營視為日本市場出現的奇葩,但其實在近20年來,音樂產業已經不斷突破既有空間,向各個媒體延伸。如今的流行藝人,在電視、社群媒體甚至遊戲產業中多方出現,已可以說是常態。
傑尼斯將SMAP打造為天團的種種策略,在南韓影視公司製作男子團體的過程中也看得到,兩者的差別則在於,南韓的流行團體全力擁抱「網路」這個通路,但傑尼斯卻未能及時意識到網路會成為現在的主流媒體支柱。
最終來說,SMAP成為了平成時期第一個與粉絲產生個人化連結的團體,融入了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當團體解散時,粉絲會歷經如此的崩潰感。
如今SMAP成員單飛後也發展了一些獨立計畫,擁抱YouTube、Instagram等網路媒體平台與粉絲相見,部分團員的子女也開始步入演藝事業。即使如此,即使新年號推過舊年號,SMAP之魂或許仍會長存許多粉絲心中,帶往下一個嶄新時代。
#スマップ#SMAP#中居正広#木村拓哉#森且行#稲垣吾郎#草彅剛#香取慎吾
— 3956☆GORO GORO GORO (@SpecialThanksG) April 15, 2019
SMAP× SMAP
始まった日
(๑˃̵ᴗ˂̵)☆☆☆☆☆☆ pic.twitter.com/cRaw6SRjp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