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印尼首都與最大城市,位於爪哇島(Java)上的雅加達(Jakarta),不僅擁有千萬常駐人口,更有著令居民和遊客痛苦不已的塞車惡夢。再加上過多人口不斷湧入,造成地下水超抽,進而引發沿海地層下陷和海岸線快速內縮,都成為首都的一大警訊。
《路透社》(Reuters)報導,印尼國家發展計畫部長班邦(Bambang Brodjonegoro)透露,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已決定,開始研擬和尋找新首都的計畫。「總統已決定,要將首都移出過度擁擠的爪哇之外,不過確切的地點和方案,仍在商議之中。」
Indonesian president plans to move capital city: planning minister https://t.co/JOqWPGjMDx pic.twitter.com/VDA4hZEmOM
— Reuters Top News (@Reuters) 2019年4月29日
事實上,早在2017年時,當地媒體就曾傳出遷都的計畫,可官方始終不承認「新都」位置,因此引發多種揣測。
部份媒體與專家認為,新首都很可能會是帕朗卡拉亞(Palangka Raya),位於中加里曼丹省(Central Kalimantan)的首府城市,也是前總統蘇卡諾(Sukarno)當年提議遷都之處,但也有人認為,新都會遷往雅加達東南方40公里外的絨果爾(Jonggol)地區。
身為首都和最大都市的雅加達,擁有一千多萬常住人口,古代中國文書稱此地為「噶喇吧」(Kelapa,馬來語「椰子」的意思),葡萄牙人首次在此建港居住、城區則在1619年由荷蘭人建成、並改名為巴達維亞(Batavia),成為荷屬東印度的首都。
曾被英日佔領,並在1942年更名為雅加達至今。印尼1949年獨立後,正式成為首都並特設為特別市。雖然人口眾多且金融船運產業發達,但落後的大眾運輸和基礎設施,卻讓雅加達成為全球最擁擠和空汙榜上的常客,成為印尼經濟發展中一大阻礙。
至於遷都所需時間,計畫部長班邦表示,「政府會參考巴西、澳洲、哈薩克的方式,進行配套規劃,目前預計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項大工程。」
部份國家為分散社會經濟壓力,當最大城市或舊都發展到瓶頸之際,選擇另選首都將政治和經濟分開。
分散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的壓力,1960年將首都遷往中部高原、完全人工新造城市「巴西利亞」(Brasília)至今;
1908年時,決定將首都設於雪梨和墨爾本兩大城之外,由美國建築師格里芬夫婦設計下,打造最大內陸城市坎培拉(Canberra)為首都。
1997年將首都從阿拉木圖(Almaty),遷移至中北部鐵路樞紐的阿斯塔納(Astana),並在3月再次改名為「努爾-蘇丹」(Nur-Sultan)。
但遷都計畫不僅耗時、耗力且耗費大量財力,對不少國家來說,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鄰近的南韓也曾想過遷都,要將距離38度線太近、最大城市兼首都的首爾,向南遷往忠清南道、新打造的世宗市(Sejong City),但最終因經費、交通和行政成本過高,在李明博總統時期廢止遷都。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