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工會及勞工組織每逢5月1日勞動節,傳統上均會舉行遊行示威,以爭取工人階層更好的福利及工作環境,然而民眾卻經常在這天看到一些國家騷亂的畫面。
這天,同為台灣勞工的法定休假日,相信大多數人均不知道,這個又被稱為國際勞動節(May Day)的由來可是帶著反動的「基因」,是前人用血汗生命而換來。
Higher salaries, better working conditions, maternity leave, minimum wage and an end to discrimination against temporary or foreign workers: These were among the concerns a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union members and labor activists rallied ... https://t.co/yC8bDjwOTk
— San Mateo Daily Journal (@smdailyjournal) 2019年5月2日
時間回到19年紀中葉的美國芝加哥,在工業化的帶動下,當時芝加哥已經極為發達的工業城市,不少外來人離鄉別井,來到陌生的芝加哥尋找機會並留下工作,但是人離鄉賤,加上缺乏勞工保障的概念,工人經常在極度惡劣的工作環境下工作,但卻賺取少得可憐的工資,絕大部分的利益則落在資本家的口袋中。
隨著共產主義之父馬克思(Karl Marx)1848年發表《共產黨宣言》,主張透過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各國基層勞工開始受共產主義所影響,對自身艱苦苛刻的工作環境作反思,聚眾團結向資方討價還價,爭取提高工資及改善工作狀況。
1886年5月4日,芝加哥工人組織舉行爭取每日最高八小時工作制遊行,但在完結前有不明人士向維持秩序的警員投擲爆炸品,導致7名警察及4名民眾被炸死,警方隨後拘捕多位人士指他們涉事,但當時反對者批評政府只是找「代罪羔羊」,最後4人被判絞刑,史稱「乾草市場事件」(Haymarket affair)。
後來左派及共產主義者將事件中的逝者塑造成「烈士」,成為爭取勞工權益的主要論調,成功令愈來愈多國家的勞工關注自身權益。1889年7月14日,第二共產國際在巴黎舉行大會,宣布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
雖然共產主義踏上21世紀日漸式微,但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均列5月1日為勞動節為公眾假日,工會及左派團體多在當天舉行遊行及示威,向政府爭取勞工議題,以喚起大眾對勞工的關注。
在現今的和平時代,大多數勞工節遊行都在和平下舉行,例如美國自治邦波多黎各,成千萬人載歌載舞遊行,希望代表加強監督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而奧地利的遊行更有管奏樂團「打頭陣」出發遊行。
在南韓則有示威者遊行批評政府容忍惡劣工作環境,要求對臨時工人給予平等勞工待遇,並期望與北韓推動經濟合作。而在香港則有團體遊行,爭取最高工時及對超時工作給予薪資進行立法。在菲律賓及印尼,均有上萬人示威,爭取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以及改善勞工福利。
示威者高舉標上語街抗議,或是快樂抗爭都是民主社會表達的權利。但是人一多,不同人爭取不同的訴求,當夾雜著其他非勞工議題時,示威遊行便會容易變調,更甚滲入無政府主義、極左極右派滋事分子借機搗亂,令勞動節跟「亂」一字扣起帽子。
在法國巴黎遊行便出現身穿黃背心及黑衣人暴力事件,最後導致30人多人受傷,超過330人被捕。而在俄羅斯遊行當中,當局拘捕60多名參與遊行反對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示威者,同時限制部分反對派人士出席集會。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有示威者則為了遊行被警方以安全理由封閉的塔克西姆廣場,與警方發生衝突,數十人被拘捕。在德國則有人集會投丟照明彈,數人被警方拘捕。南非則有反對黨時值大選前一周號召民眾參加集會鼓吹民粹主義,向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抗議,要求改善經濟及進行土地改革。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