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日本最知名的作家之一、多次被外界視為「諾貝爾文學獎」(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熱門人選的村上春樹(Haruki Murakami),曾不只一次批評日軍在戰前的暴行,也在2017年出版的《刺殺騎士團長》書中,提到南京大屠殺的惡行和慘烈的統計數字。
《朝日新聞》(Asahi Shimbun)報導,村上春樹日前向月刊《文藝春秋》投稿,一篇長達29頁的長篇文章,題名為《棄貓-提起父親時我要講述的往事》,首次對外揭露父親村上千秋對戰爭的回憶。文中提到,29歲入伍的父親,曾親眼目睹日軍部隊在中國,用武士刀虐殺戰俘的畫面。
New #Murakami article recounts memories of his late father:The Asahi Shimbun #HarukiMurakamihttps://t.co/BE1bch4TjC
— Asahi Shimbun AJW (@AJWasahi) 2019年5月10日
村上在文章內寫道,父親曾兩度派往中國戰場,戰後轉任地方小學擔任教師。當就讀小學二年級時,父親曾告訴過他,曾在中國看到同袍用武士刀砍下戰俘的腦袋,「不用說,那種極盡野蠻、用武士刀砍人腦袋的畫面,深深地烙印在我年輕的心靈深處。」
對於這些殘酷的回憶,村上認為,「無論有多讓人不悅或想要逃避,人們都應該承認和認知這些事情,是屬於歷史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是一粒無名的雨滴,身為數百萬顆雨滴落入土壤的一員,我們各自承載著獨特的歷史記憶、思想和應承擔的責任。」
【村上春樹公開父親曾是侵華日軍:無論多麼傷痛,都必須接受歷史】日本雜誌《文藝春秋》六月特別版刊登了村上春樹談父親的新隨筆,他寫道:“用軍刀砍人頭顱的殘忍情景,深深烙在我幼小的心靈。無論多麼不愉快,人們都必須將其作為自己的一部分承受。若不這樣,歷史的意義又在哪裡?” pic.twitter.com/R5KUpChLT0
— 人民日報 People's Daily (@PDChinese) 2019年5月12日
1949年出生於京都的村上春樹,雖在昭和時代的尾巴以《挪威的森林》走紅,隨之而來的卻是成名的後座力。村上在《朝日新聞》專訪中坦言,在《挪》意外暢銷之後就備感壓力。
1991年1月,村上離開日本前往美國,除受邀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擔任客員研究員,就是一心創作《發條鳥年代記》,「我沒有碰到任何日本人、躲了起來,能夠不受干擾地完成作品。」
村上春樹さんが、5月10日発売の月刊誌「文芸春秋」6月号に「猫を棄てる ー 父親について語るときに僕の語ること」と題したエッセーを寄稿されました。
— 村上春樹研究所 (@1q84haruki) 2019年5月10日
今まで語られることがなかった春樹さんの父親に関するエッセーです。https://t.co/ED3jEcSUOd pic.twitter.com/AEXqdJgLEd
打從村上成為作家開始,他與父親之間的距離愈來愈疏遠,有長達20年的時間幾乎不聯繫。直到2008年才敞開心胸和解,但同一年其父親也因病逝世,享壽90歲。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