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強之間的「貿易戰」,隨著雙方談判未果,煙硝味也愈來愈濃厚。
不滿川普(Donald Trump)逕行對中國貨物提高關稅,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16日公佈的資料,中國已在9日決定,取消3247噸美國豬肉進口訂單,作為美豬第二大市場的中國與香港,給予華府一記重重的打擊。
《路透社》(Reuters)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White House)向媒體表示,聯邦政府計畫撥出約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704億7500萬),協助美國農民對抗來自中國的反制措施,「我們會調到最高額度,應對北京目前所做的一切。這筆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704億7500萬),能讓我們的農民得到好處!」
Here's what President Trump said about the new aid: "We're going to take the highest year, the biggest purchase that China has ever made with our farmers, which is about $15 billion, and do something reciprocal to our farmers so our farmers can do well."https://t.co/ok7CZQmJWT
— Karen Braun (@kannbwx) 2019年5月14日
被外界視為「川普最大支持者」的美國農牧群體,也是此次中美貿易戰被傷害最深的人。過去是美國最大出口農產品的黃豆,2018年運往中國的量也創下16年新低;隨著對抗愈發激烈,黃豆出口量仍持續下滑中。
Removal of Section 232 Tariffs is a big win for American agriculture and the economy as a whole. I thank @POTUS for negotiating a great deal and for negotiating the removal of these tariffs. https://t.co/YNY9ftdYyE
— Sec. Sonny Perdue (@SecretarySonny) 2019年5月17日
農業部長帕度(Sonny Perdue)也發文表示,總統要求他,提出一個新方案來幫助農民,渡過並不受此次貿易戰的傷害。事實上,這筆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704億7500萬)的計畫,是繼農業部從2018年開始,投入約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763億8000萬)經費,補貼受貿易戰影響,造成農產品銷量和價格下跌後,聯邦政府第二個農業補貼方案。
從去年開始,北京當局逐步對美國進口農產品,逐項祭出額外附加關稅的「對抗罰則」,從一開始的黃豆、高粱和豬肉,到最近的液化天然氣和冷凍蔬菜,都讓賴此為生的美國農業受到嚴重衝擊。
雖然川普對外持續展現其強硬不妥協態度,言談中更認為,貿易戰主因和未解的問題,都在北京那一端。
但飽受出口下滑、銷量大減和負債增長的美國鄉村社會,已開始出現呼籲華府盡早終結貿易戰的聲音,而這群「最支持川普」的選民,恐怕也讓即將面臨2020總統連任的川普,無法輕易忽視,未來究竟會不會在中美談判上有所妥協或放手,也成為各界觀察的重點之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