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北韓、伊朗、委內瑞拉的關係逐漸惡化。《衛報》17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在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領導角色,甚至將「帶領美國走入各種戰爭」。
曾為波頓工作超過十年的格魯布瑞奇(Mark Groombridge)如此評價:「波頓確切相信,在美國領導下,世界更安全且更美好。不僅為了我們(美國人),而是為了世界」。
John Bolton is a bloodthirsty war hawk who would happily sacrifice our troops to win “regime change” in Iran. By granting power to these extremists, Trump is just proving we need regime change here at home. #VetsAgainstTrump pic.twitter.com/YcKEuOCgtK
— Common Defense (@commondefense) 2019年5月15日
John Bolton: the man driving the US towards war … any war https://t.co/GykGnHCnFL
— The Guardian (@guardian) 2019年5月17日
70歲的波頓是美國著名的鷹派人物,40年來無論是在政府內,或在媒體著書立說時,對外皆主張採取強硬的立場。
曾為共和黨的雷根政府、老布希政府、小布希政府效力的波頓,在民主黨的歐巴馬(Barack Obama)當選總統時,時常出現在《福斯新聞》(Fox News)上痛批執政的民主黨政府。
如今共和黨的川普當政,波頓被委任為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得以大展身手擬定對外政策。
《衛報》分析,2月的川金二會破局,可歸咎於波頓起草的棄核方案,其中規定,在解除經濟制裁之前,北韓應裁撤全部的核武器、化學武器及生物武器。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則希望應漸進棄核,朝美關係隨之緊繃,北韓多次抨擊美國,並重新試射飛彈。
在委內瑞拉的政治僵局中,委內瑞拉反對黨領袖瓜伊多(Juan Guaidó)4月底政變失敗。
波頓在此也成為掌舵手,要求委國現任總統馬杜洛(Nicolás Maduro Moros)政府的國防部長羅培茲(Vladimir Padrino López)、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莫雷諾(Maikel Moreno)和總統侍衛長耶南德茲(Ivan Rafael Hernandez Dala)實現移交政權的承諾。
《衛報》指出,波頓也聯合美國南方司令部(US Southern Command)對馬杜洛政府採取「挑釁」(aggressive)的解決方案。
4月29日波頓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總部召開一場針對伊朗的會議,而非白宮,此舉非比尋常。近年雙方關係日趨緊繃,不僅美國航母艦隊出動波斯灣,還加重制裁伊朗。
波頓曾在2015年發表評論《To Stop Iran's Bomb, Bomb Iran(轟炸伊朗,以阻止來自伊朗的武器)》引起矚目,各界擔憂伊拉克戰爭的歷史即將重演。川普在16日在白宮回應記者提問,則表示不希望與伊朗爆發戰爭。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