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關係是互惠互利?還是新殖民主義的擴張手段?
隨著中國崛起成世界強國,發展「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CPEC)等倡議,中國對於國際關係的影響力不容小覷。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Focac)成立,中國逐漸擴大在非洲經濟版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承諾提供高達600億美金(約新台幣1兆8800億元)的外援。
2018年非洲仍有33個國家處於未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y),亟需基礎建設、外援及貿易。埃及新聞網站《Egyptian Streets》評論指出,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慷慨援助,不僅可換得廉價勞動力,進而獲得非洲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政治支持。
China-Africa Relations: Parasitism or Mutualism? https://t.co/zNevBSS450 pic.twitter.com/12PeE3KtrQ
— Araby.org Community (@ArabyOrg) 2019年5月23日
學者馬盧(Mehari Taddele Maru)提出,中非關係的觀點有兩大類。
北非的埃及與中國近年在不同領域發展合作關係。
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在2018年赴中國北京參與中非合作論壇(Focac),是自2014年以來第五次訪問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2016年訪問埃及開羅,加強中埃戰略夥伴關係,埃及也成為最早堅定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
此外,習近平與塞西還簽署多項價值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664億元)的協議,擴大在農業、教育、文化、紡織、能源、房地產、工程及其他領域的合作,並將蘇伊士運河工業園區(Suez Canal industrial park)作為兩國加工貿易合作的地點。
在2019年非洲聯盟期間,埃及總統塞西擔任輪值主席,並稱埃及願意加強中非之間的合作與夥伴關係。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則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將促進中非的進一步合作。
中國向非洲各國政府提供大量援助貸款,不僅發展基礎建設,更協助非洲發展維和項目,資助打擊索馬利亞青年黨武裝分子的「非洲聯盟駐索馬利亞特派團」(African Union Mission in Somalia)。
許多非洲政治家、學者仍對中國持謹慎而觀望的態度。埃及智庫「金字塔政治與戰略研究中心」(ACPSS)的亞洲事物專家費茲(Mohamed Fayez)表示,非洲國家與北京發展關係時,「一切都是在為『一帶一路』(BRI)所服務」。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