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經媒體《華爾街見聞》6月10日疑似因報導過多中美貿易戰相關新聞,遭中國當局以涉嫌違反「網路安全法」為由,要求下架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並且必須進行「整改」。
如今《華爾街見聞》下架1個月之際,有消息人士透露,負責監管中國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的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在計畫入股該媒體,藉此對其新聞內容加以監控管理。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導,由上海阿牛信息科技公司經營的《華爾街見聞》6月10日因涉嫌違反「網絡安全法」遭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要求下架。
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或其他受當局資金支持的投資基金單位可能將以「特別管理股份」(special management shares)的股權名義監管《華爾街見聞》。
不是暂时性的整顿,而是立即停止运营,我还在想怎么好久没收到推送了…#华尔街见闻 被关停 pic.twitter.com/jcwphmOScB
— 梓梓梓蓝 (@zhuziyi) 2019年7月5日
《華爾街見聞》當日也在官方微博表示,將依據相關部門要求,「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逐一落實各項整改要求」以爭取早日恢復上架。
2013年,曾任駐美財經記者的吳曉鵬創辦《華爾街見聞》;2016年,中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入股投資。其他股東還包括中國平安投資基金、海通證券。
https://t.co/QVFHStq8Q3 #China's #internet regulator is trying to muscle in on the operator of news aggregator to control public discourse, even on #trade, #finance and #business
— SCMP Business (@scmpbusiness) 2019年7月10日
《南華早報》報導指出,《華爾街見聞》被下架的時間點,正值中國政府為緩解中美貿易戰等政治情勢不穩定事件對社會的影響,加強控管資訊流通之際。
2018年7月,有中國媒體透露他們被要求不要「過度報導」中美貿易戰相關新聞,尤其要小心貿易戰與股市下跌的報導,稱人民幣下跌或經濟情勢下滑會引發民眾恐慌。
然而,《華爾街見聞》日前遭到下架的前夕,便曾多次引用美國《彭博》針對中美貿易戰協商進度的相關報導。
Known as "special management shares," the regulator’s stake may be held via a local state asset supervision authority or a government-backed fund. https://t.co/bHfUhJKVtb
— Tech in Asia (@techinasia) 2019年7月10日
消息人士也對此提到,《華爾街見聞》之所以被下架是因為發布有關中國股市的負面報導,進一步影響到股票市場,而當局的審查制度對於外媒的資訊束手無策。
此外,《華爾街見聞》曾報導有關5月5日美國總統川普將加增對中關稅的推特貼文,但是推特在中國遭到封鎖,這也被視為《華爾街見聞》被當局盯上的原因之一。
纪念华尔街见闻死去后的一个月 pic.twitter.com/hwMWs9OcPm
— Tony (@xiligongfang) 2019年7月11日
《南華早報》報導提到,中國政府自2015年以來便不斷嘗試藉由特別管理股份,加強對國內網站及媒體的監管與控制。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料顯示,中國黨媒《人民日報》在2017年8月收購國內軍事新聞網站「鐵血網」的1.5%股份。同年,由中國政府獨資成立的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也收購了國內新聞平台「一點資訊」的1.6%股份。
美國《華爾街日報》也曾在2016年報導,中國政府內部曾公布一項提案,考慮以1%的特別管理股份入股阿里巴巴集團及騰訊等該國最大的科技公司。
《南华早报》报导称,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政府监管部门越来越多的通过特殊管理股制度入股网路媒体公司,加强对它们的管控https://t.co/gcqXvswyZj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2019年7月10日
上海交通大學市場營銷學教授陳歆磊表示,政府有權監督媒體組織,「若該公司違法,無論是侵犯版權或違反信息流通規範,政府皆有權對其進行合法懲處」。
陳歆磊提到,儘管接受政府的資金能夠獲得額外的保護,但這些公司也會被迫遵從政府的要求與規範。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