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穆斯林迎來重要的節日「宰牲節」(Eid-al-Adha)。印度政府5日宣布撤銷喀什米爾特殊地位後,對該邦實施通訊管制和24小時宵禁,並派遣維安部隊進駐,2019年的宰牲節在這裡顯得格外「安靜」。
《衛報》(Guardian)報導,在宰牲節節期間,印度政府禁止喀什米爾穆斯林舉行大型集會,以防爆發反印度抗議行動、當地民眾僅能在社區型清真寺集會,德里政府還中斷當地通訊,此舉等同切斷喀什米爾人與親友的聯繫。
宰牲節是開齋節之外,穆斯林的另一個重大節日,通常也是一個和親友團聚的時刻,挨家挨戶會與鄰居分享經獻祭祝禱後宰殺的羊肉。
印度內政部發言人指出,宰牲節禱告在喀什米爾4個城鎮的清真寺和平舉行,沒有發生任何不樂見的意外。發言人稱,邊境城市巴拉穆拉(Baramulla)的賈瑪清真寺(Jamia Masjid)約有1萬人參與獻祭儀式。
但印度官方說法的真實性,尚未得到其他獨立單位的證實。
喀什米爾的警長辛格(Dilbagh Singh)表示,當局要求居民僅在社區參與禮拜。一名喀什米爾穆斯林薩哈(Shanawaz Shah)說:「我無法相信在這個節日,我們被迫要在家,這是一個充滿幸福和快樂的節日。」
報導指出,當地因為電信通訊與網路都遭中斷,還有數萬武裝部隊進駐首府斯利那加(Srinagar)和其他主要城鎮,所以關於喀什米爾目前情況的資訊甚少。當地警方遭指對斯利那加的近萬名抗議者開火,並用催淚瓦斯驅趕。
印度內政部官員卻否認當地有超過20人的抗議活動。《英國廣播公司》(BBC)後來釋出一段影片,錄下大批群眾走上斯利那加的街頭抗議,遭到警方開槍,並以催淚瓦斯驅離。而大規模的維安部隊鎮守預計將持續到8月15日「印度獨立日」。
印度政府5日宣布廢除《憲法第370條》、等同撤銷喀什米爾地區的高度自治權,幾個小時後接著宣布實施宵禁。許多喀什米爾人擔憂,此舉將改變穆斯林為主的人口結構和宗教傳統。
喀什米爾與印度政府的矛盾,一大部分被歸因於以穆斯林為多數的喀什米爾人和印度教立場明顯的執政當局,陷入宗教、文化和族群的衝突。
1947 年「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分為二之後,衍生了喀什米爾的主權問題,自由喀什米爾(Azad Kashmir)與吉爾吉特─巴提斯坦(Gilgit-Baltistan)歸巴基斯坦;查謨(Jammu)、喀什米爾谷地(Kashmir Valley)與拉達克(Ladakh)則為印控喀什米爾,至今仍是衝突的核心問題。還有較無爭議的另一小部分,阿克賽欽與喀喇崑崙走廊則歸屬中國。
撤銷《憲法第370條》、將喀什米爾邦降級為聯邦屬地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日前表示,查謨-喀什米爾(Jammu and Kashmir)及拉達克(Ladakh)地區長期處於自治狀態,讓該地變相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稱此舉能幫助喀什米爾居民脫離分離和恐怖主義。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