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7月以違反歐盟制裁禁令為由,在直布羅陀海域扣押運載伊朗石油前往敘利亞的油輪格雷斯1號「Grace1」號,爾後伊朗則在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以牙還牙」,扣押英國籍油輪。此事件愈演愈烈,正當英伊雙方達成協定16日釋放油輪之際,美國司法部耍出「攔路虎」對「Grace1」號發出拘捕令,以多項罪名要求沒收油輪及運載石油。
The US Justice Department has issued a warrant to seize a detained Iranian oil tanker, a day after a judge in Gibraltar ordered it to be released. https://t.co/0NOhzRrXpf
— RNZ (@radionz) August 17, 2019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聯邦法院發出拘捕令,內容指「Grace1」號違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銀行詐欺、洗錢和恐怖主義沒收法令,沒收這艘原巴拿馬籍油輪、船中裝載的石油,並下令將伊朗貿易公司Paradise Global Trading存在美國銀行帳戶上99.5萬美元充公。
檢察官劉潔西(Jessie Liu)指出,該油輪公司涉嫌洗錢數百萬美元,並與被美方定為「恐怖分子」的伊朗「革命衛隊」(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有聯繫。
由於伊朗稍早向英國保證「Grace1」號不會前往受歐盟制裁的國家即敘利亞,而英國亦相信伊方承諾,直布羅陀首席大臣皮卡多(Fabian Picardo)更表示,是次行動已令敘利亞政府損失價值1.4億美元的石油,故要求油輪轉掛伊朗國旗及改變油輪名稱為「Adrian Darya」後,予以放行前往地中海,並拒絕美國要求繼續將油輪扣留。
「Grace1」號油輪上載有210萬桶石油,7月4日因涉嫌違反歐盟制裁敘利亞禁令,向敘國運送石油,被英國政府在直布羅陀外海拘留。
伊朗當局雖然一直反駁「Grace1」號是被「非法攔截」,要求盡速釋放油輪,但隨著伊朗在談判桌斡旋不得要領後,7月中在荷莫茲海峽以「違反海事規定」為由,扣押瑞典船公司Stena Bulk的英國籍史丹納帝國號(Stena Impero),被視為互扣「人質」從而令事件升溫,而伊朗隨後亦扣押伊拉克油輪。
面對美國發出的拘捕令,英國與直布羅陀仍未對此作任何回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