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各國海軍重要的水下戰力,潛艦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除冷戰時期的美俄兩強之外,近年來包含中國、英國、澳洲等國,都在積極發展潛艦的部署與研發,尤其是將華府視為假想敵的北京,更是盡其全力加速研發其水下戰力。
《合眾國際社》(UPI)報導,投入服役已38年、美國海軍(US Navy)現役最老的彈道飛彈核子潛艦「俄亥俄號」(USS Ohio),近日完成為期27個月延壽升級工程,即將重返大海值勤。
38-year-old submarine USS Ohio returns to service after refitting - https://t.co/gTCaIzMsKp https://t.co/u3I4d4OErt pic.twitter.com/KYQkrcNVgW
— Chris Crepon (@CreponChris) August 16, 2019
俄亥俄號潛艦在2017年4月、結束20個月派駐太平洋海域任務後,返回位於西岸華盛頓州的海軍乾船塢,展開全面的延壽升級工程。此項工程耗資約2億2300萬美元(約新台幣70億元)經費,對俄亥俄號內部系統進行全面提升。
More than 2 years and $223 million later, the USS Ohio — America's oldest active submarine — is returning to service. 1 of 4 in entire US fleet armed with Tomahawk missiles. Story to come in @KitsapSun. pic.twitter.com/chNAE0hdLi
— joshfarley (@joshfarley) August 15, 2019
身為美軍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潛艇一號艦,俄亥俄號由通用電船(General Dynamics Electric Boat)負責製造、1979年下水、1981年11月正式投入服役,母港設在華盛頓州的基察普海軍基地(Naval Base Kitsap)。
俄亥俄號核子潛艦下水儀式,由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美國太空人、後代表俄亥俄州的聯邦參議員約翰・格倫(John H. Glenn)妻子安妮(Annie Glenn)執行;而服役典禮的主要引言人,則是由時任副總統的老布希(George H. W. Bush)代表致詞。
#OnThisDay in 1979, the first Trident submarine, USS Ohio (SSBN 726), launches at Groton, Conn. pic.twitter.com/rxcmGMTEIF
— U.S. Naval History (@USNHistory) April 7, 2017
擁有1萬8750噸潛航排水量的俄亥俄號,艦身全長約170.7公尺、擁有一座S8G核反應爐,潛航時最高時速可達48公里,最大糧食補給儲藏約60天,最多可搭載15名軍官和140名官兵。艦上武裝除魚雷外,還裝載22管、最多154枚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s)。
事實上,38歲的俄亥俄號原訂在2002年退役,但經改造後、她與同級其他三艘潛艦(密西根、佛羅里達與喬治亞號)共同轉變為「巡弋飛彈潛艦」,武裝從原有的三叉戟飛彈(Trident missile)轉為戰斧巡弋飛彈,繼續留在海軍值勤服役。
美軍官方尚未公告「俄亥俄號」潛艦未來新的佈署地,但按照過去幾次前例判斷,俄亥俄號很可能會再次前往亞太地區,成為第七艦隊(US 7th fleet)的成員之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