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互相殘殺的後果可能遠比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想像的更嚴重。例如,持續延燒的巴西亞馬遜雨林大火。
《彭博》(Bloomberg)專欄作者費克林(David Fickling)撰文指出,貿易戰與亞馬遜雨林大火之間的關聯「遠比你所想像的更緊密」,原因就在於貿易衝突之下,中國的主要武器:黃豆。
貿易戰中,北京的主要報復手段之一,就是凍結每年進口3000萬噸至4000萬噸的美國大豆,轉而仰賴從巴西進口黃豆彌補龐大需求的缺口。
截至2019年4月之前的12個月之內,中國從巴西進口7100噸黃豆,約為2014年從全球進口的數量。
報導指出,上述黃豆進出口的變化,引發巴西農業投資熱潮。全球農業化肥大廠「Nutrien」和「Mosaic」抓準北京欲擺脫對美國食物供應的依賴,趁此機會即將事業重心轉移至南美洲。
一般來說,這部應該直接對亞馬遜雨林造成影響,且多數巴西大豆都生長在塞拉多(cerrado),範圍擴及東南方的熱帶草原和雨林。而農業投資大部份是將塞拉多目前用於畜牧的土地,轉為種植大豆的農地。
原先這個過程可以在不影響亞馬遜雨林的情況下,進行耕地擴張。
但問題是,巴西的土地是有限的,就像是折造型氣球一樣,在一處擠壓空氣,另一端就會跑出球狀,過去10年內,巴西可耕地擴張似乎是以犧牲再生森林為代價;比起原始森林,再生森林較不受到保護。
2019年的亞馬遜雨林大火,可能導致畜牧業者被迫離開塞拉多,赴亞馬遜雨林地區尋找新鮮牧地,進行放牧;此事特別令人感到沮喪,原因在於,雖然再生森林不斷遭到砍伐,但是巴西原始雨林在過去10年幾乎停止開發,保育活動近幾年似乎正開始取得成果。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已承諾將用更積極的方式,開發亞馬遜雨林,甚至自我嘲諷為「鋸子隊長」(Captain Chainsaw)。
要判斷過去一年之中,亞馬遜的火災次數為何增加84%仍十分困難。但是幾乎可以肯定,火災的原因是源自於人類活動頻率成長,讓森林陷入火海的原因,很可能是乾旱造成的結果。這些森林火災逾半發生在亞馬遜雨林,另有3成在塞拉多,其餘大多數發生在大西洋沿岸的森林。
費克林認為,目前情勢的危險之處在於,中國對大豆的需求渴望,可能會破壞近期終止砍伐森林的進展。
另一方面,波索納洛對亞馬遜雨林環境議題漫不經心,也讓歐盟與南美4國經20年的談判簽署後,才於2019年6月達成《歐盟—南美南方共同市場協議》(EU-Mercosur trade deal)蒙上一層陰影。
巴西農業部門擔心波索納洛的立場將危及協議,進而國家出口,因此試著說服波索納洛政府,採取進一步舉措以阻止森林濫伐問題惡化。
費克林認為,這都是目前貿易衝突之下意想不到的悲慘結果。川普上任時,雖然承諾要重振煤炭產業,有撕毀了香港的環境協議,同時卻又未能扭轉美國綠能部門的發展,也無力讓汽車產業朝排碳量更低的方向前進。
由川普發動貿易戰,讓同為排碳大國的中國自2018年起,再度鼓勵實行碳密集產業刺激計畫,現在貿易戰還可能導致巴西雨林更多的樹木遭連根拔起。
費克林指出,川普政府所留下的最嚴重氣候問題,不是來自能源政策,而是來自貿易。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