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台灣)與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於9月中旬,決定切斷與長達36年的正式外交關係。
曾在斷交期間抨擊我方政府的總理蘇嘉瓦瑞(Mannasseh Sogavare),則在本月初訪問北京,向中國慶賀建國70週年,並表示索羅門群島很高興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作出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的承諾。
《路透社》(Reuters)報導,繼兩國9月中旬簽署建交公報後,中國駐巴布亞新幾內亞大使薛冰日前宣佈,擬向索羅門群島投注8億2500萬美元(約新台幣251億3800萬元)經費,協助該國在二戰著名戰場之一的瓜達康納爾島(Guadalcanal)上,興建道路、鐵道和橋樑等基礎設施,藉此強化雙邊的關係。
China cites 'early harvest' benefits in Guadalcanal deal https://t.co/0b4sA6z76W pic.twitter.com/l2xPxzcR5K
— Reuters (@Reuters) October 30, 2019
但這個涉及瓜島最大「金嶺金礦」(Gold Ridge Mine)的建設計畫,卻引起當地團體憂慮,會讓索國陷入龐大的債務危機。而且按照合約規定,由於經費多由中方支付,所興建的相關建設「所有權」,也並非由索國政府擁有,而是讓經手的萬國國際礦業集團持有。
此一建設計畫,就中國外交官員看來,被稱為是「中索兩國早期的外交收穫」,並且讓北京能正式在南太平洋立足,擴大自身的外交和經濟影響力。雖然雙方官員矢口否認有政治力介入操作,但金礦建設計畫出台時間,恰逢索國與台灣斷交之際,此一說法實在難以讓外人信服。
Groundbreaking ceremony for restart of production at Gold Ridge mine in #SolomonIslands under A$825m deal with Wanguo Mining and China Railway Int. Pix via Ben Afuga. pic.twitter.com/aAxblXBcCh
— Stefan Armbruster (@StefArmbruster) October 26, 2019
薛冰29日訪問索羅門,與總理蘇嘉瓦瑞進行商議後,也出席了金嶺金礦開工剪綵儀式,致詞中提到,此項目是中索建交的重要早期收穫,建交為兩國經貿投資活動,提供了堅實的政治保障。
「索羅門群島是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最大交易夥伴,兩國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
金嶺礦專案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中國企業不畏艱難,積極承擔起開採任務,樹立了中國企業良好形象。鼓勵中國企業與所相關部門繼續密切合作,爭取專案早日投產,更好造福兩國和人民。」
蘇嘉瓦瑞則是感謝中國大力協助,讓這座曾佔該國國內生產總值近3成的金礦,在荒廢多年後重新啟動,「感謝計畫為當地帶來就業、基礎設施改善等福祉,期待未來在所看到更多中方參與的專案落地實施。」
位於南太平洋的瓜達康納爾島,隸屬索羅門群島,1942年在此地,日本帝國海軍也砸重本修建防備,與美軍展開一段激烈血腥的戰鬥。歷時半年的消耗戰,雙方均損耗了大量的戰艦、飛機與人力,但最終日軍死亡人數多出美軍一倍,此戰也被後世稱為二戰太平洋戰場關鍵戰役,擊碎日本擴張野心的轉折。
繼盟軍取得中途島海戰勝利後,取得制海權優勢後,為打擊日本海軍的力量、並保護美國與澳洲的補給路線,美國海軍上將恩斯特金恩(Ernest Joseph King)提出攻擊瓜達康納爾島的計畫。
由海軍和陸戰隊為主力,行動代號為「瞭望台」,行動日期為1942年8月7日,率領75艘戰艦和運輸艦、以及16,000名盟軍展開登陸作戰。光是登陸作戰,日軍就損失了30多架戰機,週邊小島的守軍也幾乎全軍覆沒,而美軍也損失了數艘運輸艦,陸戰隊約有百人陣亡。
回應盟軍的登陸行動,日軍大本營也派出由百武晴吉中將指揮的陸軍第17軍,前往瓜達康納爾島進行增援任務,並與山本五十六指揮的聯合艦隊聯手,反攻盟軍登陸所在地的海灘,卻因低估其火力和兵力,勉強抽調的單位在泰納魯河畔遭受盟軍重創。
而為了增援更多兵力,日本派遣南雲忠一的航空母艦前往瓜達康納爾島,但卻在海面上與美軍的企業號(USS Enterprise)、胡蜂號(USS Wasp CV-7)和薩拉托加號航母(USS Saratoga CV-)展開戰鬥,此場海戰讓日本海軍以損失61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坐收,對於往後的戰爭制空權,日軍遭受無可替代的痛擊。
雙方對峙期間,長時間受到熱帶疾病、空襲和營養不良侵蝕下的日軍,傷亡速度比同樣疲憊的美軍還高,最終在年底、向昭和天皇稟報撤出瓜達康納爾島的決定,取得天皇首肯後開始撤軍。在海軍派出20艘驅逐艦多批次進行,將瓜島一萬多名日本駐軍平安撤出後,美軍也在1943年2月正式接管瓜島。
但看來反對黨議員眼中,卻認為此一協議完全不透明,令他們很擔心會造成無法預測的結果。澳洲礦業分析師也懷疑,索國新簽訂的金礦協議內部,很可能藏著無法曝光的「祕密」。
金嶺金礦最後一次運營要回溯至2014年,當時擁有開採權的是澳洲聖芭芭拉集團(St Barbara Limited),後在2015年將權利轉讓售出。
對於議員的質疑,目前負責開採金礦的集團主席華特(Walton Naezon)向媒體表示,「中國企業帶來他們的機器,並在當地聘僱7成人力,只有3成比例人員來自中國,這樣的合約、哪裡有政治操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