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3日,東西德宣布正式統一。伴隨著超過1萬4000家德國公司私有化,約有400萬東德員工失去工作。即便是備受推崇的東德產品公司,也遭西德商品的潮流淹沒。當時,這些來自西方的商品迅速湧入東德地區。
柏林零售協會的負責人布希彼得森(Nils Busch-Petersen)說:「來自東德優良品牌的好產品都被留在架上,而且難以售出。人們的消費習慣在一夜之間便有所改變。」
儘管昔日來自東德的產品常以粗糙的品質和造型著稱,但是《德國之聲》(DW)報導指出,隨著共產政權與柏林圍牆倒塌30年後,有部分東德品牌仍在持續蓬勃發展。
德國統一之初,長期可以在電視上看見東德商品的西德人,並不願意購買東德生產的產品,因為那些產品就西德人的生活品質而言是難以接受的。
西德消費者有充分的理由不願購買東德產品,如低效能又高污染的Trabant汽車,或者由於棉花短缺,因此改用聚脂纖維為主要成分的東德衣物。
這輩子都在東柏林生活的布希彼得森笑著說:「我真的不會想再嘗試任何一塊昔日的東德巧克力。」
30 years ago today: thousands of people take to the streets of Leipzig to protest against the East German government.
— DW Politics (@dw_politics) October 9, 2019
A month later, the Berlin Wall falls.
Over the next month, DW is going to take you through the key events that led to November 9, 1989. pic.twitter.com/E9N0cpTKVZ
但是到了1990年代中期,東德人再次發現他們對於陪伴他們成長的產品的喜愛。雖然部分人批評這個趨勢是「東德情節」(Ostalgie)所造成,也有人抨擊當時的東德又想再次走上老路重回共產體制,但是布希彼得森認為,這些指控毫無根據。
布希彼得森說,當時人們理解到他們的生活品質與消費者喜好存在關聯,而西德與東德的商品確實也存在競爭關係,「他們會購買不同(品牌)的洗衣粉,然而洗衣粉工廠突然就會面臨倒閉,因為再也沒有人會買東德的產品了」。
事實上,東德的洗衣粉仍在持續生產,並且可以在距離柏林市中心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幾公尺處,專門販售東德商品的店家找到。
這間名為「東德包裹」(Ostpaket)的商店,它的店字蘊含著東西德合併前的歷史,是源自於德國統一前,住在西德的人寄給東德親友的包裹稱作「西德包裹」(Westpaket),這些包裹通常裝買衣物、西方食物和其他東西。
On October 7, 1989, the GDR celebrated its anniversary for the very last time: 40 years of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Just one month later, on November 9, the Berlin Wall fell.
— DW Politics (@dw_politics) October 11, 2019
Still, that was not the death knell for the East German state.https://t.co/CPsfCMzjSF
如今東德各地有數十家販賣著舊東德時期商品的商店,「東德包裹」正是其中一家。「東德包裹」老闆娘雪勒(Bianca Schaeler)說,過去東德商品在價格與品質方面都能與西德產品競爭。
她指著放滿東德咖啡品牌「Rondo」各式品種的貨架說,圍牆倒塌後,產品仍然持續發展,企業依然致力於調整商品以找到新的消費者。許多德國人如今以「Rondo」和另一個東德咖啡品牌「Mocha Fix Gold」作為他們首選。
雪勒說,這些品牌逐漸在西德受到歡迎,多虧折扣連鎖店削減價位,以較廉價又兼具品質的方式取代「Jacobs」等德國大型咖啡公司。
從共產政權時代發展至今的最成功品牌為德國最大的氣泡酒品牌「小紅帽」(Rotkäppchen),1856年成立於薩克森-安哈特(Sachsen-Anhal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東德政權沒收。
德國統一後,小紅帽私有化並從此蓬勃發展,每年可售出數百萬瓶氣泡酒,甚至在2002年設法收購其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West German Mumm」釀酒廠,這讓小紅帽得以支配40%德國氣泡酒市場。
How East German watchmakers revived the 'Made in Germany' brand after the fall of the wall: http://t.co/Jd6MgTxhP3 #fotw25 @fpleitgenCNN
— CNN International PR (@CNNPRUK) November 1, 2014
另一個成功嘗試這種策略的是東德的製鞋公司「Zeha」,1897年成立於德國中部圖林根邦(Thuringia)。
Zeha不僅是二戰後唯一的東德運動鞋品牌,並且是多數運動項目國家隊及昔日蘇聯國家足球隊(Soviet national soccer team)的供應商。
「所有人都偏好穿Adidas和Nike等西方品牌。另一方面,他們(Zeha)也失去了運動市場,因此(德國統一)他們頓時失去所有東西,他們必須也已經倒閉。」數年前買下此名稱,並接手重新打造Zeha品牌的海茵(Torsten Heine)說道。
The Berlin Wall fell on November 9, 1989. We remember the East German residents who, despite all risks, had previously attempted to escape a repressive GDR regime to reach West Germany. Here are som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of those brave flights:https://t.co/7I0Hqwa12b pic.twitter.com/qh9Nfx4EyB
— DW Culture (@dw_culture) November 9, 2018
如今Zeha的鞋款是以過往品項為基礎,推出的產品包括足球鞋和運動鞋,也有鞋款結合復古設計和高品質材料,如手工縫製的義大利皮革,各款式的價位約為200歐元(約新台幣6780元)以上。
海茵說,即便Zeha現在不再是多數人或運動員會選擇的品牌,卻仍保有當年那個時代的神祕色彩。過去她會避免在休閒時間穿Zeha的鞋子,因為很難買到一雙來穿。
然而,現在的Zeha已經躍升為時尚品牌,並且在全球包括美國紐約、日本東京拓展分店。不過更別具象徵意義的是,如今德國各地或精品店都能買到Zeha的產品。
如今距離柏林圍牆倒塌已過了30年,東德品牌不僅擺脫昔日世人眼中品質低劣的形象,部分品牌逐漸取得更大的德國市佔率,甚至搖身成為在世界各地展店的時尚精品。這些承載著德國歷史的東德品牌,終於也等到蓬勃發展的時刻。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