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東方國家來說,服用中藥、針灸、拔罐等方式的傳統中醫療法(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相當普遍。但是以講求科學實證的醫學角度而言,這些治療方式還是存有許多疑慮和風險。
歐洲醫學相關組織近日發表聲明,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詳細說明該如何安全採用傳統中醫療法,憂心WHO的認可會變相鼓勵民眾嘗試這些未經科學證實的治療方式。
歐洲醫學科學院聯合會(The Federation of European Academies of Medicine)和歐洲科學院諮詢委員會(European Academies Science Advisory Council)7日發布聯合聲明,敦促WHO詳細說明如何正確又安全的採用傳統中醫療法和其他輔助療法(complementary therapy)。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WHO日前決定將傳統中醫療法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其中一個篇章。國際疾病分類為WHO所發布,當中載明各地的疾病診斷或相關健康問題資料,提供各國的衛生機關作為預算使用與決策制定的參考依據。
儘管WHO表示,此舉並非表達認可傳統中醫療法,但是歐洲科學家皆擔心,這會讓相關製造商或業者藉機宣稱其療法的療效,進而導致民眾誤信傳統中醫療法安全無虞。他們認為,部分病情嚴重的民眾,甚至很可能因此不願看診或延遲就醫。
歐洲醫學科學院聯合會主席格里芬(George Griffin)說,醫生們所要強調的是實證醫學 (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重要性,「我們不會輕易開藥或是進行手術,除非有真正的證據表明這麼做有效,並且沒有損害,而基本上感覺大多數的傳統中藥都是缺乏管制的。」
格里芬指出:「他們沒有經過適當的毒性測試。他們的生產批次(品質)極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他們可能會欺騙患者,讓他們以為正在針對自身的嚴重疾病採取適當的療法。」
Doctors call for tighter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ttps://t.co/anpLiQK727
— Guardian Australia (@GuardianAus) 2019年11月6日
該份聲明中提到,傳統中醫療法包含的治療方式廣泛,彼此間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是針對心理和身體的整體治療,而非根據個別症狀進行診斷,「包括針灸、太極拳、草藥產品攝取、拔罐和艾灸」。
儘管許多傳統中醫療法已經流傳數百萬年,卻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禁得起科學試驗,更有證據顯示有些情況存在危害。
不過,這些醫生仍承認傳統中醫治療方法有時確實具備良好的療效。例如,青蒿素(artemisinin)在非洲有效治療瘧疾病情。但是他們也指出,該藥品是將藥草經過化學調劑,並且進行嚴格的檢測,才有現在所採用的治療藥物。
因此,即便他們認同WHO鼓勵針對許多患者所採用的療法進行嚴格測試,卻仍認為將傳統中醫療法編入國際疾病分類恐怕會招致誤解。
Ho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iques alleviate citizens' ailments?
— CGTN (@CGTNOfficial) 2019年10月30日
(⚠️The techniques in the video are applied under professional guidance. ) pic.twitter.com/9YxQ35TbnS
聲明中引用數據指出,傳統中醫療法的單年產值估計約為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8241億元),每年的增長比例超過10%。
醫生們警告,許多草藥成分的危害風險已經證實,而有時草藥會被用來製成藥品。若是與患者服用的其他的藥誤發生交互作用,可能會存在風險。
他們敦促歐洲委員會和成員國付出更多努力,確保所有醫療產品和程序皆經過適當的品質、安全和功效的水準評估及標準測試程序。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