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上世紀40年代發動侵略戰爭,戰爭期間透過強徵或誘騙方式,徵召台灣、中國、韓國等地的少女,送往前線擔任「慰安婦」的職務。多數史學家認為,這是一種強迫的性奴隸制度,造成數萬名少女曾遭到無情地摧殘。
面對這個史實的悲劇,戰後日本政府始終不願對倖存者,正式表達道歉與進行賠償。除了南韓外、台灣的婦女救援基金會也多次與多名仍在世的前慰安婦阿嬤赴日提起訴訟,外交部與立法院也公開聲援,但至今仍無法得到實際的道歉與賠償。
《美聯社》(AP)報導,從提起訴訟至今已延宕3年,南韓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終於展開、多名慰安婦阿嬤聯名對日本政府提告的民事訴訟審理,13日展開第一次聽證會。
South Korean court begins trial over Japan's 'comfort women'
— The Mainichi (Japan) (@themainichi) November 13, 2019
https://t.co/TLHmxJlqkV
▪COMPENSATION FOR 'COMFORT WOMEN'
— Arirang News (@arirangtvnews) November 12, 2019
Amnesty International Korea calls on Japan to compensate victims of wartime sexual slavery pic.twitter.com/nk8RVVqNmp
但根據提告方代表律師表示,日本官方援引「主權豁免」(sovereign immunity)的法律慣例,拒絕參與庭審,因此並未派人出席聽證會。東京方面始終堅持,當年在1965年兩國關係正常化之際、所簽署的《日韓基本條約》內,數億美元的無償現金贈與,就包含了對戰前受害者的賠償。
始終得不到道歉的這群高齡阿嬤們,在相關基金會協助下,於2016年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要求日方對20名還在世的受害者賠償,總金額為2億韓圜(約新台幣525萬3600元),但此案卻因日本政府拒絕收取訴訟狀,讓審理程序足足延宕了3年之久。
在聽證會開始之前,曾是慰安婦一員、也是本次提告者之一的Lee Won-ok女士,向在場媒體表示,「日本政府必須要懺悔!他們綁架了無辜的少男少女,並對我們造成嚴重不可逆的傷害,他們必須道歉!」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也協助這群阿嬤,旗下法律顧問表示,根據先前南韓最高法院對強制徵工的裁決中,表示1965年的日韓條約、並不能阻擋民間對日方提出賠償要求。
事實上,在前總統朴槿惠(Park Geun-hye)任內,日韓於2015年曾簽訂協議,由東京撥款10億日圓(約新台幣2億8000萬元)經費給南韓基金會,作為對戰爭期間受害人士和慰安婦的補償,但此一協議卻在南韓當地引發喧然大波,文在寅總統(Moon Jae-in)2017年上任後,更立刻解散該基金會,讓此協議形同虛設。
根據南韓政府統計,共有240名女性出面登記,曾擔任戰爭期間的「慰安婦」,但時至今日,僅剩下20人依然在世,可多半皆已80或90歲高齡,對她們而言,抗爭多年的目的、其實只為了替自己爭口氣,得到那遲來多年的道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