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剛踏入政壇,就正值二戰後美軍佔領日本時期,之後他用了一輩子的政治生涯,推動建立更有實力、更獨立的日本。
2019年11月29日,中曾根康弘在東京的醫院過世,這位曾叱吒國際舞台、晚年力推修改日本憲法的前日本領導人,以101歲高齡告別世界。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中曾根康弘在1982年到1987年之間擔任日本首相,卸任後持續影響著日本。即使在2003年被迫失去在日本眾議院的席次,他仍然沒有停下腳步,不時在螢光幕前現身,也登上許多報刊的訪問針砭政事,其中包括他長期推動的未竟目標:修改「美國人寫的」日本憲法。
擔任首相期間,中曾根成為了少數可以在國際舞台大放異彩的日本領導人。
有別於以往黯淡的前首相們,合照時大多只站在各國領袖的邊緣,中曾根康弘卻能夠躋身入內,在1983年的G7峰會中,拍下立足於時任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英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中間的經典照片。
Yasuhiro Nakasone, a former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who championed a more assertive and independent nation, died. He was 101. https://t.co/jesBIBi8qv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November 29, 2019
中曾根康弘提倡建立更強大的軍隊,以及讓日本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角色,這樣的政治作風也和雷根有所共鳴。中曾根康弘和雷根的密切關係,也在兩人互相暱稱對方小名「Ron」和「Yasu」之後,在日本被封為「Ron-Yasu關係」。
兩人親暱的交情令往後的日本首相、美國總統只能心嚮往之,卻很難再重現當年的友好。
擔任首相期間,中曾根康弘也以實際言行實施親美外交路線。《路透》(Reuters)報導,中曾根康弘曾經表明要是戰爭爆發,日本將作為美軍「不沉的航空母艦」,抵禦蘇聯軍隊的入侵,一度轟動當時的新聞頭條。
此外,中曾根也打破了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將防衛預算提高到GDP的1%以上,更在1983年作為日本首相,首度訪問因殖民統治而結仇的南韓。
Japan's Nakasone hobnobbed with Reagan, pursued reforms, aimed to alter constitution https://t.co/tbnK7rsEMK pic.twitter.com/tbvUun38zJ
— Reuters (@Reuters) November 29, 2019
曾任職日本海軍的中曾根康弘,在二戰期間痛失胞弟。
1985年,日本終戰40周年時,中曾根康弘前往參拜祭祀二戰亡者、戰犯的靖國神社,引發亞洲多國大為反彈,特別是在中國引發軒然大波,後來在壓力下決定停止到靖國神社參拜。
《美聯社》(AP)報導,中曾根康弘任內力抗國內強烈的主和派,提高防衛預算,並促進與美國的國防科技合作。1987年下台之前,中曾根表示日本在戰後遭佔領下失去自信,國民必須在這種怯弱的氛圍中站起來,「這才是健康的國族主義」。
另一方面,中曾根康弘也表示日本需要堅守和平。在2011年受日媒訪問時,中曾根承認日本在二戰為周邊國家帶來嚴重衝擊,「我們對和平的承諾,必須是日本內政、外交政策的中心。」
BREAKING: Former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Yasuhiro Nakasone, a giant of his country’s post-World War II politics, has died. He was 101. https://t.co/XZ3w4ATC3F
— The Associated Press (@AP) November 29, 2019
據日媒《共同社》,中曾根康弘生於群馬縣,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法學系,進入內務省後成為海軍主計將校,隨後迎來終戰。1947年,他首次當選日本眾議員,一共當選20次。
中曾根歷任科學技術廳長官、通商產業相、自民黨幹事長等職。1982年11月在首相鈴木善幸下台後,中曾根出任日本第71任首相,在任天數1806天,長約5年,位列戰後第五。
但如同日本許多國族主義政客一般,中曾根對日本戰時的過往也傾向粉飾。在1978年中曾根在海軍經驗的回憶錄中,曾寫道在出派印尼時,看到下屬開始「襲擊當地女子」、並沉迷賭博,因此他在決定開設「慰安所」作為因應。
2014年刊於紐時的投書引述回憶錄內容指出,中曾根康弘在戰時設置的「慰安所」抓來4名印尼婦女,用來給部隊「緩解心情」,此舉「大獲成功」,甚至獲得嘉許。
紐時指出,隨著戰爭結束,日本強迫女子成為慰安婦的歷史,成了政治與外交難題,中曾根則在2007年改口稱,他當時建立的是供同袍可以博弈遊戲的「娛樂中心」。
Former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Yasuhiro Nakasone has died. He was 101 years old. He was known for forging strong ties with the US and privatizing a number of industries. pic.twitter.com/uqxu1nCRSI
— NHK WORLD News (@NHKWORLD_News) November 29, 2019
據《路透》,中曾根康弘的大膽言行也數次引發爭議,例如在1986年,他曾表示非裔、中南美洲裔的美國人,將美國的平均智力水平拉低到低於日本人,引發種族歧視的質疑。
另一方面,中曾根康弘積極推動國內改革,提倡「戰後政治的總決算」,將日本國營鐵路、專賣公社、電信事業私有化。有批評者則認為,中曾根未能實施決定性的改革系列措施,以幫助日本經濟起飛。
紐時指出,在中曾根康弘擔任首相以前,前幾任日相多滿足於將日本建立為經濟強權,同時應付來自美方的壓力,讓政治、國防實力能更追上經濟表現。
不過近年小泉純一郎、安倍晉三等新一代領導人,已能夠開始實現中曾根當年的宏願。
在1986年的大選中,中曾根領導長期執政的自由民主黨取得壓倒勝利,也讓自己的首相生涯進入5年,但中曾根的政治生涯中,也曾被弊案的嫌疑所壟罩。
據《共同社》,中曾根康弘曾就「洛克希德事件」、「利庫路特事件」遭到懷疑,受國會傳喚作證。《路透》報導,在1989年,中曾根一度因相關弊案退出自民黨,但在2年後又重新加入成為高級顧問。
直到2003年,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為了振興自民黨,要求中曾根康弘與另一名前日相宮澤喜一引退。當時宮澤喜一態度坦然,但中曾根康弘卻對此舉極為不滿,批評小泉的行為宛如「政治恐怖主義」。不過其後,中曾根仍領導一個國會議員同盟提倡修憲,盼訂出「真正的出自國民之手的憲法」。
中曾根康弘在2000年接受紐時訪問時表示,希望將「美國人寫的憲法」改以真正的日文訂定。2010年再受訪時,中曾根也批評政府處理美日關係的方針,也暗示了自己過去和雷根的好交情,表示:「國家之間的友好取決於領導人之間的信任感。」
1918年出生的中曾根康弘,以生命見證近1世紀的國際局勢變化,在生命的尾聲,仍不放棄為理念奮鬥。中曾根康弘在100歲生日時表示,自己還不服老。
《AP》引述他曾公開朗誦的俳句,闡述他對生命的積極,也適合作為他精彩一生的註解:「縱使黃昏後/夏蟬高歌不止息/餘生未盡時」。
Deepest condolences to the people and government of Japan on the passing of former Prime Minister Yasuhiro Nakasone. During his illustrious career, and through his friendship with President Reagan, he served as a chief architect of our all-important Japan-U.S. partnership. pic.twitter.com/TcDWDxLVlN
— ジョセフ・M・ヤング 駐日米国臨時代理大使 (@USAmbJapan) November 29, 2019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