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議會選舉泛民主取得空前大勝,奪下約85%的區議會議席,未來除了控制地方議會,以及全取117席特首選委外,亦將自動拿下立法會功能組別區議會(一)議席,政治板塊劇變使一直盤據親中建制派陣腳大亂。
同樣在區議會選舉落敗的親中激進派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接受中媒《環球時報》訪問時稱,這次區議會選舉是「早有預謀的奪權行動」,又指要進行司法改革,拒絕「犯罪分子」參選立法會。
何君堯接受訪問時表示,「從衝擊立法會,到街頭暴力四面開花,再占據校園和警方談判,並以此為基地製造武器,這次區選算是他們的一個階段性目的和成果」。何君堯稱這是泛民「早有預謀的奪權行動」,「下一步就是立法會及特首選委,或是立法會主席,建制派與港府必須一起團結認真面對」。何君堯又提倡司法改革,提高選舉門檻,不讓『犯罪分子』能參與選舉,包括違反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人士議員。在「反送中」運動爆發前,多名泛民議員曾阻止親中議員另立委員會審批「逃犯條例」修訂,最後在議會爆發衝突,多位議員事後被捕。
何君堯又指要『改革』教育,「盡快推出國民教育,並取消那些在課堂上散布反華、『港獨』言論的教師資格」。
另一方面,由於親中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大敗,除了失去議席外更令親中黨派失去運行多年的晉升階梯。
《香港01》報導,昔日最大黨派民建聯,為了防止在地區「血脈」被截斷,以接近原議員薪資聘請落選議員,好讓他們繼續「深耕」地區工作,若建議成事,以每個議員月薪32150港元(折合12萬6671元新台幣)計算,民建聯共98人落選,四年「供養」則花近1.5億港元(折合近6億新台幣)。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承認正尋求辦法讓黨友繼續地區工作。根據2018年民建聯的收入開支,民聯建總收入1.25億(折合近5億新台幣),90%從會員會捐款,要供養議員每年開支將增加3700萬元,佔收入相當比重。
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3日在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表示美國政府、美國總統簽署的《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是「完全沒有必要及反對」,又反問「香港市民在哪種自由遭到磨損」,認為外國議會透過自身法例干預香港事務令人遺憾。
林鄭又表示《人權法》會對港產生信心影響,製造不穩定因素,但認為也會傷害1300間在港美企利益。「外國企業會擔心美國之後會使用《人權法》作出什麼?」至於會否進一步影響香港創科發展,林鄭指目前難以評論。
對於中國外交部對《人權法》提出反制,拒絕處理美軍艦機訪港休整申請以及制裁在港非政府機構,林鄭回應有留意情況,「(美軍艦訪港)都是中央政府批准再由港府再跟進,至於對非政府機構制裁,我沒有任何資料,不知制裁什麼內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