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貿易戰延伸出兩國的科技戰,美國商務部5月將中國電信巨擘華為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包括Google宣布終止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往來、兩家全球晶片大廠也對其暫停供貨。
如今消息指出,中國政府下令所有政府部門和公家機關,必須在3年內移除任何來自國外的電腦設備和軟體。此決策可能將對美國的跨國企業如惠普(HP)、戴爾(Dell)和微軟(Microsoft)造成影響。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中國政府下令政府部門和公家機關,必須在3年內移除任何來自國外的電腦設備和軟體,是北京首次具體限制該國使用國外技術的舉措,同時還能擴大民眾對國內技術的依賴程度。
據悉,這項禁令將於2020年實施,並將導致約2000至3000萬的硬體零件被更換。《金融時報》指出,預計2020年將更換30%、2021年為50%,到了2022年,會完成更換所剩的20%。
China tells government offices to remove all foreign computer equipment https://t.co/YMIf85NFxr
— Guardian news (@guardiannews) 2019年12月9日
有分析師表示,該決策是由中國政府2019年稍早宣布。另有2名任職於網路安全公司的消息人士也告訴《金融時報》,來自政府單位的顧客向他們形容該這項政策。
但是,有許多電子產品的作業系統如微軟所使用的Windows是由美國開發。此外,即便中國政府希望能使用該國科技公司聯想(Lenovo)的桌上型電腦,但是其電腦零件包括處理器、硬碟皆是由美國企業生產。因此,要在時間內更換所有設備和軟體將會是個挑戰。
如今中國政府下令停用外國電腦設備和軟體,被視為美國商務部5月對華為實施禁令的反制措施,並且將對美國的跨國企業造成衝擊。
5月,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行政命令,禁止企業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危險的電信設備,商務部隨即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的黑名單。
為因應商務部的禁令,Google宣布終止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往來,全球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和高通(Qualcomm)也跟進,暫停對華為供貨。
在將華為拒於門外之際,川普政府當時已經明確表示,這場科技戰與中國競爭的是攸關美中兩大經濟體在未來20年內,誰更具有技術優勢。
5月,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社評指出,美國停止供貨對華為一定會產生影響,但肯定不會造成整體的致命衝擊,因為「華為對遭遇美國斷供這一『至暗時刻』早已做了認真準備」,並且將促使晶片發展,與美國產業競爭。
該文提到,「這是中國逐漸告別美國芯片等核心信息技術的真正轉折點。即使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美國主動恢復對華為的技術和組件供應,中國也不可能再大規模使用美方公司的相關產品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