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在日本九州的福岡市,中國籍專門學校留學生魏巍與2名共犯闖入當地商人松本真二郎的住家企圖竊盜,期間卻殺害屋主松本及他的妻子與2名年僅8歲、11歲的孩子。時隔十多年,已承認犯行但否認為主謀的魏巍在26日遭處以絞刑,也是日本隔了約10年再度處決外籍死囚。
魏巍等人以勒死或悶死的方式行兇,事後死者遺體在博多灣被發現。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日本法務大臣森雅子表示,這次執行死刑已經過審慎考慮,認為兇手出於私欲,讓原本快樂生活的家庭就此破滅,還將包括年幼孩童的受害者殺害,行徑極度殘忍。
Japan hangs Chinese man in rare execution of foreigner https://t.co/OR6IUlU7if
— BBC News (World) (@BBCWorld) December 26, 2019
魏巍犯行之後曾表達悔意。日媒《共同社》報導,福岡地方法院在2004年進行案件一審時,他曾含淚向受害者遺屬致歉,表示如果自身伏法能讓遺屬感到寬慰,願意接受死刑判決。魏巍並供稱,犯行時他以為自己若不下手,反而會被共犯殺死,因重視朋友關係而犯下大錯,事後感到相當「愚蠢」。
但報導引述地方法院認為,魏巍在本案扮演「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的)冷酷並非受共犯影響,而是植根於人格」,因此仍將他判處死刑。
2007年,在福岡高等法院的二審中,魏巍的父親曾作為辯方證人出庭,表示無法想像案發原因和背景,也無法原諒此事,出庭時甚至不願將臉轉向魏巍。2011年,魏巍死刑確定。
與魏巍共同犯行的2名共犯事後逃到中國,其中有一名已在2005年遭處決,另一名則判處終身監禁。報導指出,上一次日本處決外籍人士則是在2009年,一名居住於東京時殺害3名中國人的中國籍死囚遭處以絞刑。目前日本還有超過100名死囚待執行死刑。
一中國留學生因殺人在日本被處以絞刑 https://t.co/GCdGLHvy9h pic.twitter.com/2dKKAxgrzl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antonese) December 26, 2019
生前年已40歲的魏巍,是法務大臣森雅子是10月上任之後首名簽署執行死刑的死囚,也是繼8月2日絞死兩名死囚後,日本進入令和時代後第3名遭處死的犯人。
在2018年,日本處決了包括1995年沙林毒氣事件主謀在內的15人。而在魏巍伏法之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2012年上任後,當局處決的人數來到39名。
據《共同社》報導,雖然有民調顯示大多數日本民意支持死刑,但日本的死刑制度已經激起國內外的反彈。日本執行死刑時,通常是在執行前的一天內才告知當事人。批評者也要求日本政府在決定死刑的時間點上,有更公開透明的程序。
Japan hangs Chinese death-row inmate convicted of killing four people in 2003, the Justice Ministry says, in the country's first execution since Augusthttps://t.co/49O8q8hFZ9
— Kyodo News | Japan (@kyodo_english) 2019年12月26日
針對魏巍26日的處決,要求廢止死刑的「日本律師聯合會」(日弁連)會長菊地裕太郎透過聲明表示,支援被害者與遺屬為社會全體義務,但死刑會剝奪憲法、國際條約保障的基本人權,應予以廢止。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0餘個成員國中,僅美國、南韓、日本仍存置死刑制度。
菊地裕太郎提醒,過去已有至少4起死刑案件經再審後獲無罪確定的案例,說明死刑可能有誤判或冤罪的風險,一旦奪走無辜的生命就無法挽回。另外菊地指出,廢死同時也是國際潮流,全球已有3分之2以上的國家在法律上或實務上廢止死刑執行。
另外,日媒《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引述人權團體「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日本分會聲明指出,魏巍生前仍在請求再審,因此日本當局不應該在此時就下令處決,此舉有違背國際人權規範之虞。
12月26日、「死刑執行に強く抗議し、直ちに死刑執行を停止し、死刑制度の廃止を目指すことを求める会長声明」を公表しました。https://t.co/xvN2ebSk6X
— 日本弁護士連合会(日弁連) (@JFBAsns) December 26, 2019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