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2日簽署行政命令,暫停批准尋求永久居留的綠卡申請,未如先前推文宣稱的要暫緩所有入美移民,然而媒體效果已經達到:川普支持者又再看到他「美國優先」、強硬對應移民的一面,政治意義大於實質政策。
《衛報》(The Guardian)指出,雖然日前推出的移民新規漏洞不少,但尋求連任的川普此時再就移民問題作文章,顯示繼2016年大選、2018年期中選舉後,國族民粹恐要再度影響選戰論述。由於疫情讓白宮自豪的經濟牌陷入崩盤危機,川普似乎又有意端出最終兵器:煽動排外情緒。
Donald Trump set to fall back on xenophobia with re-election plan in tatters https://t.co/kMvdyEjGY3
— The Guardian (@guardian) 2020年4月26日
報導引述美國民權團體「拉丁正義」(Latino Justice)負責人卡塔赫納(Juan Cartagena)表示,以往政客討論種族時,不太敢明目張膽,如今川普卻肆無忌憚操弄族群,「正常情況下,他只能做一任,但他的支持基礎卻相當忠實」,加上美國投票率通常不高,使選情更加搖擺。
《衛報》指出,川普除了反對全球化貿易,似乎沒有其他核心價值,但他在2015年投入大選後,就擺出參選到底的態勢,抱怨墨西哥移民的素質堪憂,「他們帶來毒品、帶來犯罪。他們是強暴犯」。此後,興建美墨邊境牆、要求墨方買單的政見便一路吸引許多選民。
選戰期間曾揚言要禁止穆斯林入境、之後依然當選的川普,在2年後的期中選舉競選間,又再度大談移民問題,不時在競選活動中煽動對於「大篷車」(caravans)移民隊伍的恐懼,讓民眾害怕來自中南美洲、希望透過墨西哥大批入美的「非法移民」。
據報導,雖然參選的議員候選人希望聚焦經濟,但川普依舊用露骨說詞輔選,將犯罪團夥和人口走私犯描述得像惡魔,也將部分被害者家屬推到公眾眼前。結果,期中選舉只算成功一半:共和黨在參議院席次增加,卻失去眾議院多數,為2019年的彈劾埋下伏筆。
President Trump says his 60-day ban on immigration into the U.S. would apply to those seeking ‘green cards’ for permanent residency https://t.co/rC0etqRBbC
— Reuters (@Reuters) 2020年4月22日
如今又到大選年,回顧2020年初,川普競選主打的說詞原先較為牢靠,包括失業率近半世紀新低、股市創新高等經濟數據,當然民眾感受又是另一回事。此外由於左派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一度領先民主黨初選,川普也藉警告民眾不要相信「激進左派」來拉抬自身。
然而隨桑德斯退選、不斷升溫的疫情已讓5萬多美國人不幸喪生,甚至恐超越越戰的喪生人數,川普的選戰劇本也被迫重新整理。自疫情爆發,美國經濟逐步陷入困境:至少2600萬人尋求失業救濟,使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創造的工作機會退回原點。
新冠疫情已造成2600萬美國人失業 https://t.co/pqTeAr41li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antonese) 2020年4月23日
政治策略專家、2020選戰分析師威爾森(Rick Wilson)向《衛報》表示,川普此前競選說詞大多圍繞經濟,自詡是經濟成長最大功臣。然而,川普把自己和經濟走勢畫上等號的作法,在如今疫情衝擊下,反而使他難以將經濟下滑的問題「甩鍋」給別人。
如今的對手拜登(Joe Biden)也無法以「激進左派」來攻擊,川普在黔驢技窮下仍能走老路,回歸炒作分化的黨派路線。《衛報》指出,川普至今的每日疫情記者會常成為另類造勢,不時觸及美墨邊境牆的進度。新推出的移民命令,也被當作保障本土勞工、削弱移民的方式。
對支持者來說,這樣的策略也很是受用,例如報導引述一名86歲佛州選民柯林斯(Douglas Collins)表示,自己同意關注經濟、優先保障美國人,不認為偏見是主要因素。69歲的明尼蘇達州選民佩提爾(Doug Peltier)則說,自己不歧視移民,但支持國人利益優先移工。
Boston Globe's Bina Venkataraman says President Trump is using White House briefings as campaign events and should be evaluated by his own statements.
— MSNBC (@MSNBC) 2020年4月22日
"He said ... the cases would come close to zero in a couple days." https://t.co/oI1aS6IhXa
但在反對者眼裡,川普的議程並非支持者所想的那麼單純。《衛報》分析,川普由於疫情衝擊,原本的設想紛紛瓦解,進入未知境地,因此只好拉住過去證實有效的老路線。分析師威爾森指出,仇恨和偏見並非川普選戰的敗筆,而是其根本特徵。
報導引述威爾森認為,川普未來選戰預計持續打轉種族議題,如同過去選戰的操作,將有色人種塑造為問題的替罪羊。此時,川普和共和黨幕僚近期已開始加劇抨擊中國,助長武漢的實驗室流出病毒的說法,也批評拜登以往與中國的友好關係,稱他是「北京拜登」。
America cannot afford #BeijingBiden to sell us off to China. https://t.co/m7HvUTH8OJ
— America First (@AmericaFirstPAC) 2020年4月24日
威爾森是反川普連任的政治行動團體「林肯計畫」(Lincoln Project)的共同創辦人。他預測,選前的秋天川普很可能站在台上,散布著疫情的原因是來自染病中國人大量進到美國之類的論述。
進步派團體「民主美國」(Democracy for America)通訊主管斯羅卡(Neil Sroca)也認為,由於經濟內爆、危機處理失當,川普恐會推出超越以往的仇外策略。《衛報》分析,民主黨面對的是幾乎確定會再度輸掉總體得票、但可望藉由贏下關鍵州而勝出的對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