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導,4度延期上檔的《花木蘭》(Mulan)真人版電影,最終由迪士尼於4日宣佈跳過部份地區院線,9月4日將直接在自營串流影音平台「Disney+」上架。
全球疫情肆虐,在群聚風險籠罩之下,電影院業者損失慘重。正當各地業者引頸期盼此好萊塢鉅作出面救市之際,迪士尼宣佈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地區可透過Disney+平台在家觀賞《花木蘭》,而Disney+未提供服務之地區則仍有望排期上映。
此決定讓全球影迷相當驚訝。雖然電影業的數位轉型在疫情之前早已開始,但好萊塢過往多數僅以低成本製作,或預期票房不佳的作品來測試串流平台的水溫。相比之下,《花木蘭》為斥資2億美元的商業大片,也是迪士尼史上成本最高的動畫真人版電影,迪士尼以一部預估能開出10億美元票房的電影實測新商業模式,風險極高。
迪士尼執行長包正博(Bob Chapek)表示,公司6月財報虧損達47億美元,為迪士尼19年來首見虧損,在疫情未見趨緩之下,公司為止血而作出這項革新的決定,也能藉此收集訂閱行為相關數據作後續分析,不過也強調此為「一次性」決策,並非長期策略轉型。
事實上,迪士尼近年積極加速佈局串流媒體(Over-the-top, OTT)市場,並取得亮眼成績,例如Disney+僅推出9個月便已累積約6000萬用戶,提前達成公司2024年的目標。消費者的高支持度成為迪士尼此次大膽嘗試的信心基礎,再加上疫情擾亂了電影業常態,反而讓實驗的機會成本降低,因此筆者認為迪士尼讓《花木蘭》直奔串流平台的決定,乍看風險很高,卻也是精良計算的商業策略。
雖然電影院業者普遍不滿迪士尼的決定,因為迪士尼甚至剝奪電影院與Disney+同期上映《花木蘭》的機會,但投資者卻展現支持:迪士尼5日股價勁揚10%。
另外,《花木蘭》在Disney+上的訂價也引起熱議。迪士尼宣佈美國Disney+用戶只需在月費6.99美元之外另付29.99美元,即可不限次數觀賞《花木蘭》,相當於約台幣1110元。迪士尼的訂價反映出該公司欲開拓升級(Premium)用戶市場的目標,與目前當道的串流影音平台「網飛」(Netflix)作出區隔。至於網友們的反應可大致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收費高得荒唐,另一派則表示願意為可在家中觀影、倒帶、重播等付出該金額,尤其對家庭共賞而言,是更經濟的選擇。
Disney+目前尚未在台灣推出,《花木蘭》仍有望在各大院線上映。然而,從迪士尼此次的決策而言,再加上疫情將所有商業常態解構,連奧斯卡也首度打破傳統,允許參賽作品在未於商業電影院上映、而僅於串流平台上映的情況下競逐明年的獎項,串流平台儼然會成為媒體的必爭之地。
#Mulan’s Disney+ Premier Access Explained:
— DR Movie News ? (@DRMovieNews1) August 5, 2020
It’s not a rental. The film will be in theaters & available for $30 on the streaming platform on 9/4. Once you pay, you own it & it will stay in your Disney+ library as long as you’re a subscriber. An undeniably genius move by Disney. pic.twitter.com/qUGvp6xOL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