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神隱半月,18日《新華社》報導,習近平赴安徽暴雨災區考察調研,顯見一年一度的「北戴河會議」剛結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8日於亞利桑那州尤馬市造勢活動中回應,「現在不想跟中國談」,表示單方面取消貿易交涉、無意對話。
日前原定於15日舉行的「中美高層貿易會談」被無限期延遲後,《路透社》(Reuters)原本推測是由於作為中方談判代表的劉鶴,因北戴河會議尚未結束因此延後會談。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於會談取消後分析,中美關係近年交惡,科技方面存在TikTok、WeChat及華為問題,而政治面涉足香港與美方相互制裁官員,以及美國衛生部長參訪台灣一事,反而在1月中美簽屬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較無生是非,估計若舉行會談將不僅限探討貿易範疇。
US gov't claimed Chinese firms spied on people for China's gov't. Turns out US companies do that for the US gov't. Of course!
— Richard D. Wolff (@profwolff) August 15, 2020
So what was real reason to hit Huawei or Tik Tok now?https://t.co/ir1BGigOKC
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副總理劉鶴等人,7月3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出席「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儀式後,除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一度出席主持常委會外,其餘皆不見蹤跡。
17日李克強與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王滬寧相繼出席國務院常務會議,以及全國青聯第13屆全會和全國學聯27大聯席會議,習近平則位處幕後只透過電郵向青聯及學聯大致賀,消失極長時間,引發外界揣測是否內鬥嚴重。
《自由亞洲電台》10日據知情人士指出,本次北戴河會議主要探討國內疫情、洪災引經濟形勢、糧食危機與中美關係等內憂外患。往年通常持續兩周,據稱此次是60年來最短的一次會期,且多數官員受疫情關係並未到場,勢態明顯不如以往,額外透露與會官員此次格外謹言慎行。
北戴河會議為中共高層藉7、8月,至避暑勝地北戴河休假期間順道舉行的非正式、非公開會議,並藉此為秋季中共中全會預備、部署下半年工作。過去中共官媒會於此期間,報導總書記訪視當地修養之科學家與經濟學家,此次也未呈現相關內容。
Clinton says #US 'can't blame' #China for 'acting in its own self-interest'
— Indo-Pacific News (@IndoPac_Info) August 18, 2020
I guess "self interest" justifies the means, such as covering up coronavirus, hacking & stealing IP, disregard international law as in the #SouthChinaSea ruling, etc, etc.https://t.co/8rgQBK6nf9
習近平一行人先到訪阜陽市阜南縣譽為「千里淮河第一閘」、另具淮河防汛「晴雨表」、淮河災情「風向計」之稱的王家垻閘,位處河南、是淮河幹流蒙洼蓄洪區的控制進洪閘。
蓄洪區啟用將有效削減淮河幹流洪峰,以保中下游城市、工礦企業及生命財產。而後中共高層於周邊村莊看望受災群眾後,一同走入田間與農民交流,了解當地防洪救災及災後重建情況。
【習近平看望慰問安徽受災群眾:這一直是我牽掛的事】“這一直是我牽掛的事。”18日下午,正在安徽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阜陽市阜南縣蒙窪蓄洪區利民村西田坡莊台,頂著炎炎烈日,走進田間地頭,深入莊台農戶,看望慰問受災群眾。https://t.co/wLoZnrDifb pic.twitter.com/DOqOBgu6iU
— 人民日報 People's Daily (@PDChinese) August 19, 2020
中國於6月迎向梅雨季時,習近平曾首度表態,要求各地完備易受洪患影響地區的監測、防禦設備及救援系統。5月中國南方面臨大型洪災,自華南向北拓展,長江、華中及華北相繼受害,但3個月內習近平未曾到前線訪查,便傳出中央內部、網友質疑其再次如同面對新冠肺炎一般迴避掌局之責。
港媒《明報》評論,今年北戴河休假期間,中共黨內傳出「倒習」勢力,習近平安徽此行前去前任胡錦濤祖籍地、現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及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故鄉,不知是否為對外澄清抑或「深入虎穴」。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