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敘利亞(Syria)小女孩沙欣(Hala Shaheen)用粉紅色的布條掩住了全盲的左眼,「如果任何人能拯救我的視力,我會充滿感激。」
失去左眼以後,沙欣右眼的視力也日益模糊。年紀僅有10歲的她,被迫在戰亂的時代下成長,現在,就連親眼看見這個世界的權利,也日復一日地逐漸消逝。
明天,我還看得見嗎?
《半島電視台》報導,沙欣的雙眼在敘利亞戰爭爆發前持續接受視網膜剝離的治療。這是一種感光細胞逐漸退化的疾病,若得早期治療,有很大機會可免於完全失明。
然而,當伊斯蘭國 (Islamic State, IS)戰士在2015年5月入侵了沙欣的家鄉帕邁拉(Tadmur),她的家人不得不帶著她逃到位於敘利亞和約旦(Jordan)邊境的盧邦(Rukban)難民營避難。
對於沙欣而言,遠離家鄉,也就是離開了改善視力的機會。如今,沙欣一眼已經全盲,另一眼的勢力也在逐步衰退。
Mahmoud is a Syrian refugee in Gaza. He is blind. We are helping the Syrian refugee children with all of our hearts in their time of need. pic.twitter.com/2bjTgCG2UU
— The PCRF (@ThePCRF) January 14, 2017
沙欣的父親易卜拉辛(Ibrahim Shaheen)無奈地說,沒有父親不想給孩子最好的,「但因為戰爭,我失去了我的工作,以及養活家人的途徑。」
但即使沙欣的家人能夠支付手術費用,當地醫療資源的匱乏也使她無法在難民營找到專業的眼科醫生,為她提供長期的視力治療。自從去年約旦遭到汽車炸彈攻擊,約旦當局即對敘利亞關閉國境,僅允許少數病危者入境接受醫療照護。
「我不想要繼續生活在這樣的痛苦和苦難中,」不像其他孩子能夠盡情地玩耍和學習,沙欣每天擔心的是,明天還能不能看得見。
A letter from a Syrian refugee to Donald Trump about the danger of fences. https://t.co/0GawNFAvjw
— Syria Solidarity SSC (@SSCupdate) January 13, 2017
挽救視力不在優先之列
無論是像沙欣這樣、在戰爭前就已患有眼疾,或是因戰事影響視力的案例不少。但由於威脅生命的緊急度不足,並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黎巴嫩(Lebanon)救濟與發展聯盟(Union of Relief and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醫療計畫主持人法德倫(Eyad Fadloun)表示,目前組織中有400人在等待接受白內障手術。若無法接受治療,患者可能將徹底失明。
「在黎巴嫩的敘利亞人獲得的眼睛照護是個大問題,關於這件事的討論卻不夠。」法德倫說。
在這些大量收容難民的國家,如黎巴嫩、土耳其(Turkey)和約旦(Jordan),幾乎只有非營利組織、慈善組織在提供「立即性」的醫療照護。由於經費短缺,若患者沒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視力損傷並不會受到特別處理。
黎巴嫩救濟與發展聯盟曾辦過小型的視力照護計畫,但已在6個月前被迫停止營運。法德倫說明,主因是各方資源轉移到其他更緊急的事務上。
Retweeted UN Refugee Agency (@Refugees):
— Hans von der Brelie (@euronewsreport) January 5, 2017
13.5 million people inside Syria rely on humanitarian aid and 6.3... https://t.co/EDNO7HneoK
即使是那些有幸受到醫療照護的視障者,短期治療也不足以恢復其視力。敘利亞人視力受損的情況遠超過目前醫療援助所能提供的修護,他們需要有人協助以持續地管控病情。
儘管沒有明確數據指出多少敘利亞人在戰爭中視力受損,但平民遭到無差別攻擊,加上當地醫護資源匱乏,當地健康照護惡化是不爭的事實。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世界帶到你眼前!】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