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手機讓子女心智處險境 1/3父母自己也成癮

黨一馨    2018年03月12日 07:02:00
調查顯示,高達1/3的父母表示自己也對手機或電腦成癮。(湯森路透)

如果你正擔憂孩子花費在手機的時間是不是太長了,你並不孤單,由「Common Sense Media 」和「Survey Monkey」發佈的調查中,約半數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正對手機或電腦成癮,他們擔心這已對孩童的心智造成影響。

 

 

1/3父母對手機成癮

 

令人難過的是,這份調查也顯示父母對自身行為的困惑,高達1/3的父母表示自己也對手機或電腦成癮。

 

雖然「手機成癮」還不是一個正式的診斷,但在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最新提案中的確包含這項爭論,它建議把「遊戲成癮」囊括在正式的診斷中。

 

孩子學校、睡眠、社交ok嗎?

 

身為「Common Sense Media 」研究總監的邁克爾(Michael Robb),對擔憂的父母提供些許具體判準,例如:孩子在學校表現ok嗎?他們睡得夠嗎?他們的社交有沒有正常?「如果你可以確認這幾個層面,那也許你不需要擔心。」邁克爾說。

 

近半數父母擔憂他們的孩子手機成癮。(臉書)

 

但如果這些都出問題了,還該能讓孩童曝露於電子產品的使用中嗎?又或者,如果孩子已經成癮了,來自父母的干預是否太晚?

 

對於在學業表現、睡眠及社交出現已出現負面徵候的孩子,父母可以作的是諮詢可靠的資源,例如學校的諮商或是醫生。

 

近乎每次瀏覽到不適內容,該怪YouTube嗎?

 

這份調查也顯示,3%的家長表達,當他們的孩子進入YouTube想要看些東西時(不論動機為何),「幾乎每一次」都會順帶瀏覽到不適當的內容。發現這個現象,大多數的父母「自責」、10%的父母怪YouTube。日前YouTube也的確因為幾個視頻遭致批評,例如知名部落客保羅(Logan Paul)發佈與日本自殺森林有關的影片,他在畫面中對死者不敬。

 

至於是不是該怪youtube?其實YouTube有提供app讓父母能夠去鎖定某些不適當的頻道,確保孩子不會觀看到他們不該看到的東西,這個app還有使用時間限制的設定。

 

 

只有8%父母感到「非常擔憂」

 

但真正令人憂心的是,雖然調查中近半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成癮了」,但只有8%的父母感到「非常擔憂」手機、電腦對孩子潛藏的身心傷害。其餘更多回應則是「有時候有點擔心」或「不會太擔憂」更別說在「非常擔憂」和採取具體作為間還有一段非常寬的距離。邁克爾自己也表示:「示即便有這份調查,我們也仍舊想著,它的影響力可以發揮多久?」

 

或許父母應該思考的,是給予手機的最佳時機及「為什麼」要讓孩子擁有它。

 

舉例而言,研究顯示,對於國中以上的孩子,手機和電子產品有正式使用的需求,至於在那階段前的孩子常常不是按照期待正確的使用它們。另外,對於緊急醫療需或其他突發事故,手機在提供即時的聯絡上確實很必要。但國小學童大部分時間待在學校,擁有一支自己的手機,說實在的不是很必要。

 

「孩子幾歲能得到手機?」這個普遍提問,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父母如果重視,就有能力區辨「合理的」使用時機及究竟有無必要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父母當然可以平和、開放的允許孩子對電子產品「合理的」使用,同時規避掉那些不合理、不必要的使用情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