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紅酒、戰爭」這3個關鍵字在美國20世紀大文豪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的作品中經常出現。海明威1961年離世前仍有許多作品未出版,近日二戰期間完稿的短篇小說將首度問世,再給讀者最熟悉的海明威。
海明威1956年完成的小說《A Room on the Garden Side》(暫譯:花園那側的房間),在過去60年之中,除了少數研究學者曾「拜讀」過大作之外,尚未公諸於世。
這個故事以巴黎麗池酒店(Ritz hotel)為場景,由綽號跟海明威一樣為「老爹」(Papa)的羅伯特(Robert),以及他的隨從為敘事主角。一行人在離開巴黎的前夕,一邊喝酒、一邊談波特萊爾(Baudelaire)的詩作、對於「骯髒的貿易戰」高談闊論。
Ernest Hemingway wrote five short stories in 1956 about World War II. One of those works, “A Room on the Garden Side,” was pu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ursday. https://t.co/ZqIojL3eiq
— NYT At War (@NYTimesAtWar) 2018年8月2日
海明威熱愛巴黎是眾所周知的「秘密」。在海明威回憶錄《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中,他致信告訴友人:「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在巴黎,海明威又特別喜愛麗池酒店(Ritz hotel )。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名著《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之中,也提到巴黎麗池酒店。1944年,德軍佔領巴黎街頭,當時海明威身為戰地記者與一群士兵開著吉普車抵達,當場宣布「解放」飯店員工,然後霸佔酒吧,點了香檳與大家同樂。
海明威說:「我夢想身後的天堂之中,很多事情都發生在巴黎麗池酒店。」
《花園那側的房間》,跟其他海明威的作品一樣被收藏在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還有波士頓甘迺迪總統圖書館(John F Kennedy library)。
完稿60過後,《花園那側的房間》由經典文學雜誌《Strand》刊登,著名推理小說家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等作家的作品,都曾由此文學雜誌出版。
《Strand》總編輯古利(Andrew F Gulli)就形容這一篇即將問世的文豪之作為,「就像海明威最熱愛的城市,甫脫離納粹德軍的佔領,是他散文作品的重量之作。」
「海明威協會」(Hemingway Society)的成員庫納特(Kirk Curnutt)稱《花園那側的房間》:「包含喜愛海明威的讀者、所有喜愛海明威的重要元素。」
「戰爭」是海明威長期的謬思女神、靈感來源。海明威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義大利軍的紅十字會救護車司機,這一段經歷是後來《戰地春夢》的背景。1936年參與西班牙內戰的經歷,成就了海明威的《戰地鐘聲》。
海明威在二戰期間既是士兵,又是《科里爾》雜誌(Collier's Weekly)的戰地特派記者,報導1944年8月巴黎從納粹德軍的占領之中,獲得解放。
海明威在1961年自殺之後,許多完稿作品並未發表。1956年8月時,海明威曾告訴出版商他有5篇小說尚未發表,其中一篇就是《花園那側的房間》。
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之中,海明威在二戰期間完成許多短篇小說。1956年8月時,海明威曾告訴出版商史基伯納(Charles Scribner Jr.)他有5篇小說尚未發表,其中一篇就是《花園那側的房間》。
海明威向史基伯納表示:「無論如何,你都可以在我死後出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