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國與印度在錫金段洞朗地區(Doklam)爆發邊界爭議後,3個月內兩國邊界軍隊已發生了多起武力衝突,但兩國領導階層似乎皆無示弱的打算。
中國方面最近以水文數據作為籌碼打利誘牌,要求印度將其軍隊全數撤離爭議邊界,中國才會繼續提供印度預測與防範水患的相關資料。而在印度方面,總統科溫德(Ram Nath Kovind)和陸軍參謀總長拉瓦特(Bipin Rawat)則分別於21日、20日前往爭議邊界視察,向中國示威的意味濃厚。
President #RamNathKovind present the Presidential Colours to all five Ladakh Scouts Battalions and Ladakh Scouts Regimental Centre pic.twitter.com/1EGv0KtWEj
— Doordarshan News (@DDNewsLive) 2017年8月21日
以水文數據利誘印度撤軍
據印度《金融快報》(financial express)報導,由於印度主要河流的發源地為西藏雅魯藏布江,因此印度長期仰賴中國給予的水文數據來防範水災。8月正值印度雨季,中國便看準時機將水文數據當作籌碼,要求印度盡快撤離邊界軍隊,以換取攸關百姓生存的水文數據。
事實上,中國與印度的水文數據交換早在2006年便有合作,而根據2013年和2015年的合作備忘錄中明訂,中國的水文數據應該分享每年5月15日到10月15日的水文數據給印度,幫助印度防患未然。然而,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庫瑪爾(Raveesh Kumar)則在18日指出,從5月15日至今尚未收到任何中國提供的水文數據。
對此,中國官煤《環球日報》引述政府智囊團—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胡志勇的發言指出,「雖然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但當印度不尊重我們的主權時,我們也沒有必要履行對印度的義務」。
China won’t share monsoon data until India withdraws from Doklam: Chinese expert https://t.co/6XOUBYzevq pic.twitter.com/ULrhd5ZNJX
— muhammad waseem (@mw569256) 2017年8月21日
胡志勇更強硬地說道,除非印度完全撤除在爭議地區的駐軍,否則中國不會同意將水文數據提供給印度防災。
印總統視察邊界示威意味濃
面對中國各種威脅利誘,印度政府則是鐵了心要與中國對抗。據《環球日報》報導,15日中印軍隊在克什米爾東南部拉達克地區爆發「互砸石頭」事件後,印度總統科溫德和陸軍參謀總長拉瓦特分別於21日和20日前往該地區視察,向中國示威的意味濃厚。
Indian Army Chief General Bipin Rawat on 2-day visit to Lehhttps://t.co/LSqtK7EQCJ
— The Indian Express (@IndianExpress) 2017年8月20日
而《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則指出,由於拉達克是中印軍隊最容易發生摩擦的地區,因此兩名印度高官前往拉達克除了慰問印度士兵外,主要目的仍在於視察拉達克地區的安全防衛情況,以防中國軍隊趁虛而入。同時也再次強調,「互砸石頭」事件是由中國士兵先挑起的,印度士兵僅為自衛反擊。
對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干城則表示,印度方面是希望藉「互砸石頭」事件在國際上製造「錯在中方」、「中國不講理」的形象,以博取國際社會對印度的同情與支持。
【編輯推薦】
●專訪《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導演九把刀:人都是互相剝削的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