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緬甸網4日表示,已與合作夥伴《緬甸國營電視台》(MNTV)結束合約,並提到「審查制度」是雙方分手的原因。內部消息人士指出,該緬甸電視台非常不滿BBC緬甸網對國內少數民族羅興亞人(Rohingya)的相關報導。
BBC cuts ties with MNTV over ‘interference’ on Rakhine State crisis coverage: https://t.co/RGq3AhGT7U
— Frontier Myanmar (@FrontierMM) 2017年9月4日
BBC緬甸網2014年4月起在《緬甸國營電視台》播出每日新聞,但MNTV今年3月開始審查並下架多個節目,BBC無法接受並決定與MNTV終止合作。BBC緬甸網一篇報導表示:「BBC無法接受合資的電視台干預、審查BBC節目製作,這會違背BBC與觀眾間的信任關係。」
BBC此項宣告再度引起外界對緬甸新聞自由的疑慮,也顯現MNTV報導立場有顯著轉變。MNTV在緬甸當地是每日觀眾達370萬人的知名電視台,並以持續追蹤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的一舉一動聞名,MNTV在翁山蘇姬遭軍政府軟禁時期便頻繁關注她。
《法新社》(AFP)據MNTV的職員所述報導,MNTV不接受BBC在報導中使用「羅興亞人」一詞,「這就是我們無法播出BBC新聞的原因。」
羅興亞人(Rohingya)是定居於緬甸若開邦(Rakhine State)西部的穆斯林少數族群,該區域自2016年10月發生軍民衝突後,緬甸政府持續派兵鎮壓該地。《路透》(Reuters)報導,光是8月就有近9萬羅興亞人逃難到鄰國孟加拉。
由於此族群長期以「羅興亞人」自居,因此多數國際媒體也以此稱謂報導。但緬甸政府與當地多數媒體稱羅興亞人為「孟加拉人(Bengalis)」,指稱他們為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然而,許多羅興亞人數個世代以來都定居在緬甸。
2016年,實質上由翁山蘇姬領導的新政府上台後,各界對緬甸的言論自由抱持高度期許。但近來新政府卻時常與媒體針對公部門的報導產生摩擦。
國際媒體與緬甸政府的主要爭點在於若開邦的軍民衝突。聯合國(UN)認為,緬甸軍隊在若開邦針對羅興亞人的激烈鎮壓行為形同「種族清洗」(ethnic cleansing)。但翁山蘇姬政權卻矢口否認外媒所報導的「暴行」,拒絕向負責調查此事件的聯合國官員發放簽證。
此外,緬甸政府更常出面譴責外媒報導,並阻擋新聞從業人員進入若開邦軍民交戰地區。
【編輯推薦】
●一窺北韓的住家擺設
●旅遊教戰:九州旅行的七大吸睛景點!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