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11日通過實施新一輪對北韓的嚴厲制裁,限制北韓進口石油原油量、禁止北韓出口紡織品。不過《路透》(Reuters)20日獨家報導,今年至少有8艘北韓貨船抵達俄羅斯,離港時載有燃油。美國官員認為這是北韓規避制裁的手段。
事實上,北韓貨船在航行途中改變目的地並不違反制裁,且目前尚未得知石油是否於北韓卸載。然而美國官員認為,北韓貨船在航行中改變目的地至俄羅斯,是刻意規避制裁。
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比林斯萊(Marshall S. Billingslea)本月向美國國會報告:「北韓利用航運進口、出口貨物以增加收入。北韓掩蓋貨物來源,也經常被發現偽造船隻所屬資料與文件。」
這8艘被發現載油運往北韓的貨船由俄羅斯海參崴(Vladivostok)、納霍德卡(Nakhodka)出發,並以中國、南韓為登記目的地。但離開俄羅斯後,船隻被發現停靠於北韓金策港、清津港、興南港、羅津港,多數船隻沒有前往登記目的地即回到俄羅斯。
其中1艘貨船為北韓「韓國京恩船務公司」(Korea Kyongun Shipping Co.,音譯)的「馬杜山」(Ma Du San,音譯)。「馬杜山」5月19至20日在俄羅斯海參崴港「獨立石油公司」(Independent Petroleum company,IPC)的碼頭載運燃油,接著抵達北韓金策港,而非其登記目的地中國湛江港及南韓釜山港。
美國官員稱,由於北韓貨船在航行途中間歇性地關閉船上的衛星轉頻器,因此衛星有時無法追蹤北韓貨船,直到貨船抵達港口後才得知其目的地。
美國財政部6月1日以向北韓提供石油、可能違反制裁為由,將IPC列為制裁黑名單。自從美國對IPC施加制裁後,停靠於俄羅斯海參崴港的北韓船隻紛紛離港。
美國政府8月22日對新加坡「菲穆爾管理公司」(Velmur Management Pte Ltd.)和「跨大西洋合作夥伴公司」(Transatlantic Partners Pte Ltd.)也實施制裁,指控其涉嫌為北韓銀行洗錢。
巧合的是,美政府提出的5月19日提貨單指出,IPC在海參崴港售柴油給菲穆爾管理公司,與「馬杜山」載貨離港的日期相同。
跨大西洋合作夥伴公司代表瑟賓(Andrey Serbin)也在美國的個人制裁名單上,他堅持該公司沒有收來自北韓銀行的資金,並表示「我們把燃料油賣給1間中國公司」,燃油的所有權在裝載後即改變,「我們沒有辦法掌握貨物的流向」。
瑟賓未說明跨大西洋合作夥伴公司裝載燃油的船隻,但消息人士稱「馬杜山」是其中一艘。
由於北韓持續以飛彈、核武威脅加劇區域緊張情勢,因此俄羅斯與北韓的貿易往來受到更嚴格地檢視。
俄羅斯外交部未針對暗中出口燃料油到北韓一事作出回應,僅強調俄國有確實遵守制裁。中國以往向北韓提供的燃油量比俄羅斯來的多,但中國近來明顯減少對北韓的出口。然而,俄羅斯對北韓的各項出口貿易總額卻暴增,竟比2017年第一季的3140萬美元(約新台幣9.4億元)多一倍。
【熱門點閱推薦】
●《大家論壇》緬甸視角:羅興亞人的翁山蘇姬悲歌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