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自3日展開任內首次亞洲行,12天間陸續拜訪日本、南韓、中國、越南與菲律賓。亞洲盟友們將期待美國在這期間或之後勾勒更加明確的政策方向,但川普缺席14日的東亞峰會(EAS),已送出第一個負面訊息。
川普的亞洲行將是美國協防亞洲地區穩定的承諾之行,但亞洲諸國並未忘懷他甫上任便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一事。這可能是美國自越戰已降自行動搖地區影響力的最大事例。
美國公共政治智庫「國家利益中心」(Center for the National Interest)國防研究主任卡扎尼斯(Harry Kazianis)表示,「你可以對TPP作出正面或負面的論述,例如這沒有為美國創造淨就業機會,但TPP對美國有很大的戰略性價值。這是一個標記。顯示美國無論如何都會在這兒。而這已經不在了,川普政權也尚未找到另一個取代的公式。」
在菲律賓停留2天後,川普將不會出席14日的東亞峰會而在前一晚返國。這場集結18國領袖的峰會原是美國直接就南海、極端主義、緬甸羅興亞危機、北韓威脅等議題與東南亞盟友互動的機會。
白宮方面表示,這只是基於亞洲行漫長的排程考量,沒有任何隱含意義。但分析師與前政府官員們認為,與會的東南亞國家們仍將認為,已來到菲律賓的川普缺席年度峰會,顯示了美國對該組織與其計畫並無太大關切。
If President Trump is not going to attend East Asia Summit, he leaves an open field for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https://t.co/oCWsW7Aj42 pic.twitter.com/l5xnFsQjbQ
— Kevin Rudd (@MrKRudd) 27 October 2017
這也將加強美國逐漸向中國交出亞太地區領導權的印象。美國國防部前亞太事務副助理部長鄧志強(Abraham Denmark)對東亞峰會表示,「亞洲國家們將會看見中國在這裡,美國不在。這會送出一個非常鮮明的訊息。」
中美角力在習近平的權力於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後獲得進一步鞏固後更加明顯。除了「一帶一路」計畫,習近平也抓住世界經濟論壇(WEF)、氣候變遷、與伊朗核協議等機會,持續表明自己是一個比美國更加可靠的全球性領袖。
南韓或許是亞洲最能體會中美勢力帶來的尷尬者。民調顯示,南韓人民對中國的霸凌感到戒慎,這包括北京因部署「終端高空防禦系統」(THAAD, 簡稱薩德)而打壓南韓企業。但在北韓威脅下,首爾行事必須更加謹慎。
不過,南韓人民更加急迫的擔憂,可能是川普到訪時是否將發表任何挑釁北韓的言論。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已在27日到訪南韓時重申美國的目標「不是戰爭」。並再次呼籲朝鮮半島無核化。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