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Rafik al-Hariri)4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Riyadh)宣布辭職後行蹤成謎,遭疑被沙國當局軟禁。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11日呼籲沙國出面就哈里里的下落作出說明。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分析,這代表奧恩實際上並未接受哈里里的請辭。
Lebanon's president has called on Saudi Arabia to clarify why PM Saad Hariri has not returned home https://t.co/ye3SflGrF9 pic.twitter.com/rcZCNqDkPZ
— Al Jazeera English (@AJEnglish) 2017年11月11日
哈里里至今尚未返回黎巴嫩。針對他被沙國政府挾持的傳聞,黎巴嫩官員已表達哈里里必須返國的堅定立場。奧恩11日的聲明稿則要求沙國當局解釋哈里里人還未現身黎巴嫩的理由,稱他「處境未明的狀態導致任何他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都無法被採信」。
哈里里4日無預警宣布下台導致國內陷入一陣混亂,其主導的聯合政府也面臨癱瘓危機。哈里里在聲明中抨擊伊朗與聯合政府成員「真主黨」(Hezbollah)試圖控制黎巴嫩。外界推斷哈里里的決定並非出於自願,而是其遜尼派盟友沙烏地阿拉伯不滿他打擊「真主黨」不力,反倒被進入政府的該黨控制,故施壓他辭職。
伊朗與「真主黨」指控沙國當局軟禁哈里里。沙國官員則堅稱,對黎巴嫩採取的手段是為回應「真主黨」持續資助葉門境內什葉派武裝組織「胡塞組織」(Houthis)的行為。而沙國與伊朗的各執一詞,恐意味黎巴嫩正逐步淪為中東遜尼派與什葉派兩大強權的代理戰場。
沙國海灣事務部長薩布漢(Thamer al-Sabhan)月初曾警告,若「真主黨」不退出聯合政府,將把黎巴嫩視為敵對國(hostile state)處理。哈里里2016年11月獲奧恩指派出面籌組政府,而「真主黨」成員的加入,實為伊朗與沙國默許的結果,旨在避免黎巴嫩成為中東地區的下一個代理戰場。
美法兩國已表明對黎巴嫩主權及國內穩定的支持。法國總統馬卡洪(Emmanuel Macron)9日晚間突訪沙烏地阿拉伯,盼與沙國王儲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商討黎巴嫩危機。白宮發言人姍德斯(Sarah Sanders)則透過聲明呼籲各國「尊重黎巴嫩的主權、獨立與憲政程序」,警告「真主黨」及沙國切勿利用黎巴嫩「作為威脅地區他方的基礎」。
《路透》(Reuters)引述匿名黎巴嫩官員說法指出,奧恩10日向多位外國使節表示哈里里人被「綁架」,但這項說法尚未獲黎巴嫩官方證實。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安(Yves Le Drian)10日透露,法方相信「哈里里並未被限制行動自由(he's free to move),而他必須替自己做決定。」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10日也表示已接獲哈里里人是自由的消息,並鼓勵他儘速返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