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拒當「全球垃圾桶」 西方垃圾無處丟

吳洛瑩    2018年01月13日 21:50:00
中國政府禁止洋垃圾,希望改善環境保護。(紐約時報)

自去年中國宣布不再想成為「世界的垃圾桶」,負責回收全球約一半的垃圾和廢渣。對於中國拒絕「洋垃圾」後,確實令許多西方國家感到苦惱。

 

根據《德國之聲》10日報導,2018年1月1日起,中國禁止從國外進口塑料垃圾以及其它20多種可回收材料,而這將給包括德國、英國和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帶來嚴重後果。因為僅在2016年,中國就進口了730萬噸塑膠垃圾,耗資37億美元,佔世界進口垃圾的一半以上。 

 

 

影響全球回收物流動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奧勒岡州先鋒回收公司(Pioneer Recycling)的史提夫·法蘭克(Steve Frank)擁有兩座工廠,每年收集22萬噸可回收材料並進行分類,一直以來,這些回收物的一大部分都會出口到中國,現在禁令生效,法蘭克表示,「我的庫存已失控」。他直說,中國的禁令已經嚴重影響全球回收物的流動。

 

《德國之聲》揭露,多年來德國廢棄物回收的成功,主要歸功於將低等級的混合塑料出口到中國。據德國聯邦環境保護局統計,至今德國每年將56萬噸占其比9.5%的塑料垃圾運往中國處理。

 

同樣情形也發生在英國,一間廢品處理公司歐多諾萬 (O’Donovan Waste Disposal)的總經理歐多諾萬(Jacqueline O’Donovan)說,中國的決定生效後,她預計接下來的幾個月「英國到處都會出現大麻煩」。

 

禁「洋垃圾」為保護環境

 

為了打擊「洋垃圾」,中國的禁令包含了24種進口固體廢物,其中未分類的紙製品和塑膠瓶使用的樹脂,同時也對其他回收物的雜質含量設立新標準。

 

關於禁「洋垃圾」的決議,中國政府向世界貿易組織(WTO)表示,此舉是為保護中國的環境和改善公民的健康品質。

 

 

「洋垃圾」非法走私 利益龐大

 

然而,無盡的「洋垃圾」中,有的是合法進口,也有非法走私,因有暴利可得。例如國外一包數百件的舊衣物,偷運到中國後,經過分類整理,就能以高價出售,形成「黑色利益鏈」。

 

在中國一些鄉下地區,有許多垃圾處理廠,工人徒手分類垃圾,其中沒有利用價值的廢棄物,就在路邊焚燒,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直接流入河川。

 

這紙禁令,無疑地將衝擊全球回收產業鏈。然而,進口洋垃圾對生態環境、和人體造成的傷害,更是難以估算和彌補。(【日本限定推出】健康版可樂像瀉藥? 特殊配方獲日本政府金牌認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