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3日報導,西班牙情報當局近日破解了中世紀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of Aragón)與其將領貢薩洛(Gonzalo Fernández de Córdoba)的書信,該信由高度複雜的密碼字體書寫而成,情報機關花了近半年的時間解碼了其中4封,有些信件多達逾20頁,目前書信正由西班牙托雷多(Toledo)的軍事博物館展示。
Wily old King Ferdinand's of Aragon letters have been decoded: https://t.co/Nq6FUN0Cqp
— CourtStudies (@CourtStudies) 2018年2月3日
斐迪南二世與貢薩洛的書信以超過200種高度複雜的特殊字體書寫而成,書信擁有88種不同的符號以及237種複合字,其中每個複合字又各有2到6種像是三角形或數字等等的象徵性字符,更複雜的是,他們並不是由個別的單詞或字句書寫而成的。
根據解密內容,書信的內容包含西元1500年初義大利戰爭的軍事行動指導與部署,他們使用秘密語言交流,是為防止軍事機密落入敵軍的手中。此外,在信件當中,斐迪南二世還斥責貢薩洛在實行外交計畫之時並未事先諮詢國王。在當時,從國王處傳遞書信到將領所在的義大利東南部,起碼要花上將近15天的時間。
El CNI ha logrado descifrar el código de las comunicaciones secretas entre Fernando el Católico y Gonzalo Fernández de Córdoba. En la BNE tenemos 53 cartas del Gran Capitán, algunas de ellas con textos cifrados. Podéis verlas e intentar descifrarlas aquí: https://t.co/1vWMFStzFY pic.twitter.com/GDRyaZ9W8J
— Biblioteca Nacional (@BNE_biblioteca) 2018年2月2日
BBC報導,有些人將這次書信解碼和「羅賽塔石碑(Rosetta Stone)解密」相提並論,石碑上的文字以古埃及象形文、世俗體(一種古埃及人常用的字體)以及古希臘文等三種語言寫成,當初近代考古學家就是透過古希臘文進行對照,才破解了艱澀難懂的古埃及文字。因此,他們相信未來有機會破解更多由這種密碼文體所撰寫而成的文字資料。
Hey @rosettastone this is you right now. pic.twitter.com/ywVDC99eC4
— Fake "Unicode." (@FakeUnicode) 2018年2月1日
斐迪南二世在位時,為西班牙16世紀的強盛時期奠定了基礎,他在繼承阿拉貢王國的王位後,與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一世(Isabel I of Castilla)聯姻成為兩大王國的共治者,並在任內完成了伊比利半島的收復失地運動(Reconquista),將半島上的穆斯林摩爾人政權驅逐。此外,兩人還派遣了哥倫布出航,最終發現了美洲大陸。
December 26, 1489: Ferdinand and Isabel reconquered Granada. pic.twitter.com/DH9ww0He76
— UCM Modern Languages (@ucmmodlang) 2017年12月26日
貢薩洛則為西班牙帝國時期著名軍事指揮官,因在斐迪南二世任內包含收復失地、義大利戰爭等行動中屢次擊敗當時對手法國人與穆斯林而備受器重。
自16世紀起,歐洲當時的兩大強權西班牙與法國就開始在爭奪地中海霸主之位。義大利戰爭的1499年到1504年當中,兩大王國的戰場轉移到了義大利半島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國(Kingdon of Naples),西班牙在戰爭中贏得勝利後,就一直控制著那不勒斯,一直到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那不勒斯的控制權才正式轉讓給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Habsbur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